脱辔能凌千丈冈,解裘还耐北风凉。
迢迢古辙余秋水,漠漠平畴又早霜。
日隐峰峦天易暝,树连城郭路何长。
孤云飞处梁公庙,犹似当时望太行。
【注释】
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区。脱辔:放开马缰绳。凌:越过。解:解开。裘:皮袍。北风凉:指北方的冷风。迢迢:遥远的样子。秋水:秋天的水。漠漠:辽阔的样子。平畴:平坦的田亩。早霜:指秋天的早霜。日隐:太阳下山。峰峦:山峰和山峦。天易暝:天空变暗。树连城郭路何长:树连成一片,城郭路又长。梁公庙:指梁武帝萧衍所建的庙宇。犹似:似乎。当时:当年。望太行:遥望着太行山。
【赏析】
首联写景抒情,以“脱辔”对“解裘”,用“能凌”对“还耐”,既写出了诗人骑马过千丈冈的豪情,也写出了诗人穿着厚裘仍能抗风寒的本领,表现了诗人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颔联写景。“迢迢古辙余秋水,漠漠平畴又早霜。”意思是说,远远望去那曾经留下古代车辙的秋天的河水,辽阔的原野上又覆盖着一层早霜。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颈联写景。“日隐峰峦天易暝,树连城郭路何长。”意思是说,太阳快要落山时,山峰上的云彩渐渐昏暗了;树木连绵不断,城郭的道路又那么漫长难走。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日暮的景象,烘托出诗人旅途中孤独、艰辛的境遇。
尾联写景抒情,想象自己站在梁武帝萧衍所建的庙宇前,遥望远方的太行山。作者通过对梁武帝庙的追忆,表达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情怀,同时寄寓着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后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