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为县尉,清苦莫能名。
闲月供官馔,长年无马行。
宁家凭俸米,养老仗藜羹。
独有诸童叟,逢人说政平。
注释:
六旬为县尉,清苦莫能名。六十岁担任县尉,清苦的生活没有人能够形容。
闲月供官馔,长年无马行。闲暇时供应官府的膳食,长期没有骑马出行。
宁家凭俸米,养老仗藜羹。靠俸禄养活家人,依靠藜菜汤来养老。
独有诸童叟,逢人说政平。只有老孩子们和老人,逢人便说政务清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写给程克庵县尉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看法和对政治的态度。
首句“六旬为县尉,清苦莫能名。”意思是他已经六十岁了,担任县尉这个职位,生活清苦,无人能够形容他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清苦”二字,既写出了他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
第二句“闲月供官馔,长年无马行。”描述了他在空闲的时候,只能依靠官府的伙食来维持生活;而且由于年事已高,常年无法骑马出行。这里既反映了他的身体状况,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
第三句“宁家凭俸米,养老仗藜羹。”说明了他依赖俸禄来养家糊口,依靠藜菜汤来养老。这里的“藜羹”,是一种用野菜煮成的汤食,代表了他艰苦的生活状况。
第四句“独有诸童叟,逢人说政平。”则是他与孩子们和老人的交流,他们总是说政治清明,官员清廉为民。这里的“童叟”,指的是孩子和老人,他们代表了社会的底层,也是社会公正的体现者。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况,展现了他的清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期望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