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山中寺,人间无此心。
溪声空物性,松影过堂阴。
虚室但清磬,生台多杂禽。
秋风吹不尽,日日上罗衾。

【赏析】

此为僧人在寺中静坐思过而作的诗。“兀坐山中寺,人间无此心”,是说诗人独坐于寺中,远离尘世,超然物外,没有俗念杂扰。

“溪声空物性,松影过堂阴”两句,写僧居环境的幽静和闲适。“溪声”指溪水潺潺,“物性”指万物自然本性,“过堂阴”指穿堂而过的阳光。这两句诗写出了僧人独处山中,听泉、看树、观日的清幽境界,以及他对此的怡然自得之情。

“虚室但清磬,生台多杂禽”两句,写寺院的钟声和鸟儿啼鸣,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但”是只是的意思。“磬”(qìng),古代用玉或金属制的打击乐器,这里指寺院里敲的木鱼声。“生台”指寺院中的楼阁平台,“杂禽”则指各种飞鸟。这两句的意思是:寺院里的钟声很清晰,鸟儿在楼台上啼叫不停。

最后两句“秋风吹不尽,日日上罗衾(qīn)”,写诗人夜不成寐,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情景。“罗衾”是一种细薄的丝织品制成的被子。这两句是说:秋风吹拂不息,我久久不能入睡,只好披着薄被,翻来覆去地睡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情景。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