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怀良不易,何以汝偏深。
委屈空如此,常能令直寻。
卷舒存至理,山水托知音。
举世谁相似,从无掩善心。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押仄声韵,每句七个字,共四句。此诗以画叉为题,从诗题看,画叉是诗人自喻,借画叉抒写自己的情怀。
其一:“引怀良不易,何以汝偏深。”
译文:回想自己的处境,真是不容易,为什么你却深陷其中呢?
赏析:诗人在诗中用疑问的口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困惑。面对生活的种种艰难,诗人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其二:“委屈空如此,常能令直寻。”
译文:委屈的事情常常就是这样,但只要坚持正义,就能使一切回归正道。
赏析:诗人认为,生活中难免遭遇挫折与委屈,但只要我们保持正直的心态,就能克服困难,走出阴影。
其三:“卷舒存至理,山水托知音。”
译文:卷舒自如地存在道理中,山水寄托了知己。
赏析:诗人把卷舒自如的存在比作至理(即自然规律),把山水寄托知己比作寄情山水。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其四:“举世谁相似,从无掩善心。”
译文:世上谁能与我相同?我从没有掩盖过自己的善心。
赏析:诗人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是因为他的善心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虚伪的。
【答案】
画叉
画叉
画叉
引怀良不易,
何以汝偏深。
委屈空如此,
常能令直寻。
卷舒存至理,
山水托知音。
举世谁相似,
从无掩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