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巷口掩秋云,宅近沧波渔父邻。
文体共推为领袖,荷花自采制头巾。
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
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
寄黄海汤玄翼
垂杨巷口掩秋云,宅近沧波渔父邻。
文体共推为领袖,荷花自采制头巾。
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
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
注释:
- 垂杨巷口掩秋云:描述垂杨柳的枝叶在秋风中摇曳,仿佛遮住了秋天的云彩。
- 宅近沧波渔父邻:指住所靠近江河,附近居住着一位以捕鱼为生的渔夫。
- 文体共推为领袖:这里可能指的是文学或书法方面的才能被广泛认可,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 荷花自采制头巾:描述了自己亲手采摘荷花制作成头巾的情景,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手工艺术的精湛。
- 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书信多是写给隐居山林的朋友们,出行时也经常经过一些与世隔绝的地方。
- 记得月明沙路上:指在某个月光明亮的夜晚,行走在沙滩上的小路上。
- 尚携僧伴访江津:仍然带着僧侣伴侣去探访江边的风景或寺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从“垂杨巷口掩秋云”到“荷蕝自采制头巾”,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自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中的“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反映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渴望。而“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愿意与僧伴一同探访江边的风景或寺院,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