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园半亩倚江隈,尽日潮声相往来。
石路转经花下入,柴门先见浪中开。
数行疏雨侵书幌,五月微寒入酒杯。
世上炎蒸何处避,不妨潦倒醉佳醅。
【注释】
1.斗洞:指斗门,在今广东省新会县东南。避暑:指夏至时节避热。伍道翼:即伍子胥,字子胥,吴国名臣。伍子胥曾因被诬陷而逃亡到楚国,后为楚平王所杀,其尸体被装在袋子里浮沉在江水中,故后人以“伍子胥之流”来比喻冤死的人。园林:这里指园林中的亭榭台阁等建筑物。半亩:一半的面积,即十分之一。倚:靠。江隈:江边。潮声:潮水涨落的声音。相往来:相互交流。石路:指曲折的山路。经:通“径”,小路。花下入:花丛中走进去。柴(chǎi)门:用柴草搭成的门。先见:首先看见。浪中开:波浪拍打着门。数行:几行。疏雨:稀疏的雨点。侵:浸透、渗透。书幌:书卷。五月:农历五月,也泛指夏季。微寒:微凉。潦倒:失意、困顿的样子。佳醅(pēi):美酒。
2.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斗门胜景,登高望远,凭吊伍子胥时所作。首联写诗人登上斗门山的亭台楼阁,凭栏眺望江边景色,观赏了潮汐的涨落和花丛间曲径通幽的小道。颔联描写了诗人沿着曲折的小道,从花下进入,先见到了江边的柴门,随后又见到了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那扇首先敞开的门。颈联写细雨飘洒在书卷之上,微凉的感觉沁入杯中,诗人不禁感叹夏日炎夏哪里能够躲避?尾联抒发了诗人虽然世态炎凉,但仍然可以借酒浇愁,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