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帙虚窗秋叶飘,万山如寐野云遥。
漏随流水销三楚,风度空明怅六朝。
梦入罗浮疑化蝶,书开石室正观潮。
刘晨莫讶游仙事,咫尺还应上绛霄。

秋夜宿环翠楼

【注释】:

  1. 散帙虚窗秋叶飘,万山如寐野云遥。
  2. 漏随流水销三楚,风度空明怅六朝。
  3. 梦入罗浮疑化蝶,书开石室正观潮。
  4. 刘晨莫讶游仙事,咫尺还应上绛霄。

【译文】:
在秋夜里,我住在环翠楼上。
打开书籍,看到窗外的秋叶随风飘扬。
万山之间,如同沉睡一般,而远处的野云也显得遥不可及。
时间仿佛被流水带走,消逝在三楚之外。
我的风度和心境都显得空灵明亮,心中满是对六朝的怀念之情。
梦见自己进入罗浮山,似乎变成了一只蝴蝶。
当我翻开《石头记》,正在观看潮汐的景象时。
刘晨,不要惊讶我像仙人一样游览仙境,因为我就在这绛霄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在秋夜中宿于环翠楼上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秋夜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散帙虚窗秋叶飘”描绘了诗人在秋夜里阅读的情景。他坐在书桌前,打开了书本,窗外的秋叶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这里的“虚窗”和“飘”字,既体现了环境的宁静,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颔联“漏随流水销三楚,风度空明怅六朝”则进一步展开。诗人通过“流水”、“三楚”等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同时,通过对六朝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感慨。这里的“风度空明”和“怅六朝”,既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气质,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颈联“梦入罗浮疑化蝶,书开石室正观潮”则是诗人的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诗人梦见自己进入了罗浮山,变成了一只蝴蝶。当他翻开《石头记》时,又仿佛看到了潮汐的景象。这两个画面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尾联“刘晨莫讶游仙事,咫尺还应上绛霄”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他认为刘晨(即神仙)不应惊讶他的游仙故事,因为他就在这个绛霄之中。这里的“刘晨”和“上绛霄”寓意着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真理的渴望。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气质。它不仅是一篇描写秋夜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