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春风晓,莺啼不暂停。
纱窗小儿女,学得两三声。

【注释】

绿树春风晓:绿树,指杨柳。春风是春天的风。晓,早晨的意思。

莺啼不暂停:莺鸟叫声不断,不停歇。

纱窗小儿女:纱窗,指用纱织成的窗户。小儿女,指年纪小的孩子。

学得两三声:学习着模仿。

【译文】

春光明媚的早晨,柳条儿随风飘动,黄莺啼鸣不已。

娇嫩的小女儿、小儿子,学着大人的样子,咿咿呀呀地学唱。

【赏析】

“古意”是乐府旧题,属于《杂曲歌辞》。此诗写闺中少妇思念征夫的情思。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尾联点题。诗以“古意”为题,自然要抒发一种怀人的感情,但诗人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巧妙地通过景物和动作来烘托气氛,表达自己的感情。

诗的第一句“绿树春风晓”,描写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绿树”指的是杨柳,因为杨柳在春天最先发芽,最早吐叶,所以人们常把杨柳称为春天的象征。“春风”则是自然界中的风,它带来了温暖的气息,吹散了冬天的寒冷,使万物复苏。这两句诗一起笔就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诗人的视线转向了人。“莺啼不暂停”,这是对鸟儿欢快歌唱的生动描绘。莺鸟的歌声清脆悦耳,它们不停地啼叫,似乎在为春天的到来欢唱。这里的“莺啼”不仅仅是莺鸟的歌唱,更是一种春天的象征,它代表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诗人的视线转向了人。“纱窗小儿女”,这是对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形象的刻画。纱窗是家庭常用的一种窗饰,它轻薄透明,能够透过光线,让室内看起来更加明亮。而“小儿女”则是指那些年纪较小的孩子,他们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诗人的视线转向了自己。“学得两三声”,这是对孩子们模仿大人的生动描绘。他们虽然还小,但已经开始学习大人的动作和说话方式,这种学习和模仿的过程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一环。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展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温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