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竿竿静且修,如君一见似王猷。
偶然把赠陈生去,拖向长天理钓钩。
注释:
碧玉竿竿静且修,如君一见似王猷。
偶然把赠陈生去,拖向长天理钓钩。
黄逢永以胥江竹赠陈集生,有赋赋赠之诗。
碧玉竿竿静且修,形容竹子长得又高又直又细又直,如同修长的竹竿,静静地站在那里。
如君一见似王猷:比喻这竹竿就像王献之看到那根竹子后,觉得这竹子非常漂亮,就决定用它做笔筒。
偶然把赠陈生去:指黄逢永把这根竹竿送给陈集生。
拖向长天理钓钩:意思是说这根竹竿就像钓鱼时拉起的长线一样,可以用来钓大鱼。
赏析:
这首诗是黄逢永对陈集生的礼物——那根碧玉竿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对竹竿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他对陈集生的敬意和祝愿。
诗人描绘了竹竿的外貌特征,”碧玉竿竿静且修”,形容竹竿既高又直,又细又长,如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翡翠,静静地站立在那里。这样的形象描绘,让读者能够想象到竹竿的美丽姿态,感受到其高雅的气质。
诗人以”如君一见似王猷”作为比喻,将竹竿比作王献之看到的那根漂亮的竹子,以此表示陈集生收到礼物的喜悦之情。这个比喻既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又表达了诗人对陈集生的赞赏之情。
诗人通过”偶然把赠陈生去”的叙述,引出了对竹竿的赠送过程,展现了送礼者的深情厚意。这个细节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人情味。
诗人以”拖向长天理钓钩”作为结尾,形象地描述了竹竿的使用场景,暗示了陈集生可以凭借这根竹竿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个结尾既富有寓意,又充满了鼓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竹竿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陈集生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出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读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