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词垣半隐存,适逢明主快孤鶱。十年未谢诸生梦,除夕新题学士门。
八讲几能披积愫。退思何自报深恩。大官日暮还传馔,手捧黄封切素飧。
【注】戊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宫詹学士:指王安石,当时任翰林学士。上尊珍馔:指皇帝赐的宴饮。
半隐存:指隐居。适内使:指受内使之命。
明主:指王安石,他是仁宗、英宗两朝贤臣,为变法而遭贬谪,后虽复相,仍以“三不足”(新法未行、旧弊未革、民不聊生)自警,故称。
孤鶱;《诗经·小雅·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此处取其意。
十年:指作者从青年到中年的十年仕途生涯。诸生梦:指科举应试中举之梦。
八讲:指《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八部儒家经典著作。几能:几乎不能。
退思:指退居家乡时的思想感情。何自:如何,怎么。报深恩:答谢恩德。大官日暮还传馔:指晚年被召回京任职时,日暮天晚,仍被赐食。
黄封:指用黄色纸裹着的诏书、敕令等,是皇帝的文书。素飧:指白米饭做的饭菜。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戊辰年除夕,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元夕节所作的一首七律。此诗作于他辞官居闲之后,对仕途得失、进退出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等都有所感慨。全诗抒发了诗人功业无成、志不得遂、退居林下的悲凉之感。
首联“起草词垣半隐存,适逢明主快孤鶱。”意思是说,自己曾一度在朝廷里担任要职,但因政见不合而被罢官回乡。现在又得到明主重用,心情十分高兴。
颔联“十年未谢诸生梦,除夕新题学士门。”意思是说,自己一生做官几十年,虽然做过不少好事,但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除夕之夜,忽然想到当年在京城做官时,也曾在大门上题过字,那时还没有被罢官回家呢。
颈联“八讲几能披积愫,退思何自报深恩。”意思是说,自己一生所学的儒家经典,几乎全部都背得下来。但现在退居家乡,回想过去的种种遭遇和经历,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皇上对自己的恩德呢。
尾联“大官日暮还传馔,手捧黄封切素飧。”意思是说,当自己被召回朝廷任职时,傍晚时分回到家中,仍然被皇帝赐食。这时手里捧着诏书、敕令等文书,心中感慨万分,不禁泪流满面。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它真实地再现了作者一生仕途的起伏沉浮,以及他在官场上的得意与失意、成功与失败的复杂心态。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己仕途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