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声执绋不禁愁,才到天明便一丘。反哺只今空有血。
望云何处更停眸。青山杳杳千年路,沧海悠悠百里舟。
寒食春风岁时事,蒿庐行傍此山头。

【注释】

辛亥:宋宁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襄事:侍奉父亲。父在时事亲孝,死后则“事”其灵。鹿鸣湾月山:在江西南昌县东,有古迹月山寺,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游憩处。

吞声:不敢作声。执绋(fú):拉着丧车的车绳。

反哺:反哺,鸟类喂养幼雏,反哺指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望云:眺望白云,以寄托自己的情怀。

青翠的群山,像一条条绵延不绝的绿色长龙,伸向远方;辽阔无垠的大海,浩荡而无边,波光粼粼。

寒食:节名。清明前一天或二日。寒食风是古代风俗之一,人们禁火寒食。春风:指清明节的风。岁时事:指清明节的风俗。

蒿庐行:即行路之难,指行旅之辛苦。

【赏析】

此诗写于宋宁宗庆元三年春天。前两句写作者侍奉先父至死不渝的忠孝之情。后两句抒发了作者对父母恩情难以报答、只能望云寄愁的无限哀伤。全诗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首句“吞声执绋不禁愁”,点出诗人侍奉双亲之诚。古人认为孝子应含悲忍痛而不作声,但作者却忍不住要哭出声来。“才到天明便一丘”,意思是天亮了还要为双亲送终。这里既表现了对先父无限的敬爱和怀念,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中间两联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上联“反哺只今空有血”,意思是说如今自己虽然想报答双亲的养育之恩,但已经没有能力了。下联“望云何处更停眸”则是说,自己只能望着天空的云彩,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父母的无尽的怀念与哀伤。

后两联则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青山杳杳千年路,沧海茫茫百里舟”,意思是说,青山苍翠连绵,如同一条漫长的道路;大海浩瀚无垠,就像一只巨大的船在海上行驶。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双亲的无尽思念与感慨之情。

“寒食春风岁时事,蒿庐行傍此山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这寒冷的春风吹拂下,清明节的时节里,我独自行走在这座山头之上。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父母的无尽思念与感伤,也展现了他孤独无助的生活境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