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绕荒丘水接天,寂无风雨亦萧然。
泪红原不因今日,头白何曾是暮年。
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
分明鬼向孤儿哭,犹待清明送纸钱。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作者自注“归乡”。全诗四联,以景起,以情结。

前两联写景抒情,第三联写景转情,最后两句又回到写景。

首联:路绕荒丘水接天,寂无风雨亦萧然。

颔联:泪红原不因今日,头白何曾是暮年。

颈联: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

尾联:分明鬼向孤儿哭,犹待清明送纸钱。

赏析:

首联:路绕荒丘水接天,寂无风雨亦萧然。

诗人沿着荒丘的小路前行,看到眼前是一片旷野,四周被山岭环绕,只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他发现天空与大地融为一体,没有风云变幻的景象。这种景象显得十分寂静。诗人觉得这样的环境很萧瑟,很萧条。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孤寂之情。

第二联:泪红原不因今日,头白何曾是暮年。

诗人看到自己头发已变白,不禁想到自己已经老去,而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并不如意。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悲凉。

第三联: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

诗人来到一处古庙,看到百尺的藤萝缠绕在古庙上,而远处的人家烟火袅袅,相隔很远。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之感。

第四联:分明鬼向孤儿哭,犹待清明送纸钱。

诗人在这里想到了一些可怜的孤儿们,他们正在为生活而苦苦挣扎,而诗人却无能为力。诗人想要为他们祈福,但是清明将至,他还要回家扫墓,无法为他们祈福。这里的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可怜孩子的同情和关心。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归乡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悲凉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生困境中的痛苦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