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众芳说是非,百年踪迹钓鱼矶。
玉簪错认嫦娥赠,环佩分明洛女归。
无梦不曾离水殿,有情偏爱绕书帷。
孤根带得瑶池种,不向人间乞紫衣。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谁与众芳说是非,百年踪迹钓鱼矶。
玉簪错认嫦娥赠,环佩分明洛女归。
无梦不曾离水殿,有情偏爱绕书帷。
孤根带得瑶池种,不向人间乞紫衣。

注释:

  • 谁与众芳说是非:指代那些世俗之人,他们在世间评判是非,但诗人认为这些是非并不重要。
  • 百年踪迹钓鱼矶:诗人以钓鱼为生,一生漂泊不定,如同鱼在水面上留下的轨迹。
  • 玉簪错认嫦娥赠:玉簪象征着纯洁美好,嫦娥则是月亮的女神,此处诗人将两者误认为是彼此赠送的礼物。
  • 环佩分明洛女归:环佩是古代妇女身上的装饰品,洛女则是指洛神(传说中的美女),此处诗人想象她带着环佩回到了故乡。
  • 无梦不曾离水殿:诗人曾在梦中回到过水殿(神话中的宫殿),表明他对水的依恋和对梦境的向往。
  • 有情偏爱绕书帷:诗人喜欢沉浸在书的氛围中,如同鸟儿围绕着书帷飞旋一样。
  • 孤根带得瑶池种:诗人认为自己像一棵孤独的树,从天庭带来了仙草(可能是灵芝)种植在人间。
  • 不向人间乞紫衣:诗人不愿向世人索取名誉和地位,而是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尊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诗中“玉簪”和“环佩”等意象富有神话色彩,反映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看法,不愿意被世俗污染,保持自己的纯洁和独立。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