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莲衣叶尚香,秋衫骑马过横塘。
孤烟入涧泉皆绿,野日衔山树半黄。
衰草不劳遮客路,哀笳谁遣断人肠。
此时何处投知己,只是吟诗寄夜郎。

【诗句释义】

石龙道中怀黔南王楚臣:在石龙驿道中怀念黔南的王子王楚臣。

落尽莲衣叶尚香,秋衫骑马过横塘:莲花凋谢了,但荷叶上还留有清香。秋天穿着衣服骑马经过横塘(地名)。

孤烟入涧泉皆绿,野日衔山树半黄:一股袅袅的炊烟飘进了山间小溪,泉水都染上了绿色。远处的太阳正衔着山头的树叶,一半已经变成了黄色。

衰草不劳遮客路,哀笳谁遣断人肠。衰草不用去遮挡客人的来去道路,是谁让人弹奏起凄凉的军乐来使人肝肠寸断呢?

此时何处投知己,只是吟诗寄夜郎:此时此刻,到哪里去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只好把心事寄托在写诗上寄给远方的夜郎了。

【译文】

莲花凋谢了,但荷叶上的清香依然存在,秋天穿好衣服骑着马走过横塘。一股袅袅的炊烟飘进了山间小溪,泉水都染上了绿色。远处的太阳正衔着山头的树叶,一半已经变成了黄色。衰草不用去遮挡客人的来去道路,是谁让人弹奏起凄凉的军乐来使人肝肠寸断呢?此时此刻,到哪里去找到一个知心的朋友,只好把心事寄托在写诗上寄给远方的夜郎了。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末明初,诗人身处乱世,流连于异乡他乡,对故乡、亲友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而这种情感,又无法向人诉说,只有通过诗歌表达出来。这首诗就是一首典型的思乡之作,全诗情真意切,意境幽美,是元代后期诗歌中的佳品。

首联“落尽莲衣叶尚香,秋衫骑马过横塘”,以“秋衫”点明季节,“横塘”点出地点,一个“过”字将“秋衫”和“横塘”联系起来,表明诗人正在过水而行。“落尽莲衣叶尚香”,是说荷叶虽然凋零,但仍有清香;而“秋衫骑马过横塘”,则表现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气质。

颔联“孤烟入涧泉皆绿,野日衔山树半黄”,是写沿途所见之景。诗人骑在马上,一路前行,只见那袅袅的炊烟飘进了山间小溪,泉水都染上了绿色;远处的太阳正衔着山头的树叶,一半已经变成了黄色。这一幅山水画面,清新可喜,给人以美的享受。

颈联“衰草不劳遮客路,哀笳谁遣断人肠”,则是进一步写旅途所见。诗人感叹道:“衰草不用去遮挡客人的来去道路”。这里的衰草不是自然景物,而是借指那些阻挡或阻碍自己的人。诗人感慨地说:“是谁让人弹奏起凄凉的军乐来使人肝肠寸断呢?”这一句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尾联“此时何处投知己,只是吟诗寄夜郎”,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感慨道:“此时此刻,到哪里去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只好把心事寄托在写诗上寄给远方的夜郎了。”这句诗既有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以“夜郎”为题,巧妙地将自己与古人相联系,表达了自己希望与知己共度难关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友情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