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步寻春到碧岩,感时溅泪湿青衫。
每归桃洞鱼同入,为献仙人鹿解衔。
飞幔忽惊金菊帐,点船虚认阿摩帆。
子规莫是情痴者,流血啼春口未缄。
【译文】
缓缓行走寻找春天,到碧岩欣赏美景。感伤时事流泪湿衣,每次归去桃洞鱼都同入。为献仙人鹿解衔,飞幔忽惊金菊帐。点船虚认阿摩帆,子规莫是情痴者,流血啼春口未缄。
【注释】
唐操江:唐代诗人。操江:即张操江。
属和:应命而作诗。余兴:指兴致未尽。悉次其韵:依次作诗。
一东:乐府《木兰词》名,此处借指题中的诗。
碧岩:“碧霞元君之母”碧霞元君,又称东华老母,为道教女仙。
桃花洞:《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后因以“桃花源”代称世外桃源。
青衫:古代士人常穿的一种青色长袍,这里泛指读书人的衣着。
桃洞:传说中桃树下可以进入一个洞,名为“桃源洞”。
“为献”两句:献,进贡;解,解除;衔,口中衔物不吐。这里指鹿被献于帝王之前,然后脱下嘴套。
金菊帐:用金线绣花的帷帐。
阿摩帆:即阿摩支,古代西域国名,汉代时曾遣使至长安朝见。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鸣声凄厉,古人以之为悲切之声。
【赏析】
此诗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颔联描绘了春天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颈联写景抒情,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尾联则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