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寻旧路再下山,赢得烟云衣袂绕。
【注释】:
宿:住宿。飞云顶:指山名,在今四川雅安西境。强寻旧路:强要回到原来的路线上。再下山:又从山上下来。烟云衣袂绕:云雾缭绕在衣服上。
【赏析】:
此首诗是说诗人在飞云顶放歌时,忽然被山下的烟雾所包围,仿佛自己也被笼罩在一片烟雾中。“宿”字点明这是一次夜宴。“宿”,有停留之意;“宿”也有宿食、宿营的意思。此处用“宿”字,表明这次夜宴不是一次普通的夜宴,而是一次别具一格的夜宴。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初冬。当时李白刚因参与永王李璘的叛乱被流放夜郎,行至巫峡遇赦,返回江陵,心情颇为抑郁。他到过巫峡,对巫山神女峰非常神往,因此写了这首《宿巫山》来表达他对神女的向往之情。
前两句描写诗人夜晚在巫山的所见所闻。“宿飞云顶放歌”,即宿宿巫山,放声高歌。“放歌”二字表现了诗人豪迈旷达的性格。“强寻旧路再下山”,即强要回到原来的路线上,再从山上下来。“强”字表现出诗人急于离开巫山的心情,也写出了巫山景色的迷人之处。“烟云衣袂绕”,即云雾缭绕在衣服上。这里以夸张手法形容云雾之浓,突出了诗人在巫山放歌时的欢快情绪,同时也写出了诗人的豪迈旷达之性格。
【译文】:
我宿在巫山,夜幕降临后,放声高歌,歌声飘荡在夜空之中,被巫山的云雾环绕着。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初冬。李白此时刚因参与永王李璘的叛乱被流放夜郎,行至巫峡遇赦,返回江陵,心情颇为抑郁。他到过巫峡,对巫山神女峰非常神往,因此写了这首《宿巫山》来表达他对神女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初冬。当时李白刚因参与永王李璘的叛乱被流放夜郎,行至巫峡遇赦,返回江陵,心情颇为抑郁。他到过巫峡,对巫山神女峰非常神往,因此写了这首《宿巫山》来表达他对神女的向往之情。
此首诗为七言律诗形式,全诗八句,每一句都由七个字组成,中间两联共四句,都是对偶句;第一句和第二句各有三个字,构成“仄起平收”的形式;第三句和第四句各有一个字,构成“仄收平起”的形式。整首诗押平仄韵脚,音调和谐悦耳,语言流畅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同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