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蘖山高高压云,香炉矗天天氤氲。
上接银河三千尺,澎湃奔流万壑分。
潜通地轴昆仑底,惊醒龙湫龙卧起。
洪涛一喷万灵从,散为浓雾遍囊中。
春耕千里怜赤土,雨雾处处足三农。
阴旸辘轳任舒卷,忽尔澄空天宇见。
随云出岫木无心,乘风归山意更远。
山灵开凿自天奇,雪窦泠泠镇日垂。
青崖似激疏星落,阴洞疑连细雨飞。
真人高卧山之麓,勋名撒手还初服。
漱流枕石有馀闲,万里龙潭供濯足。
洗耳何须傲颖箕,乘槎还欲访支机。
仙源未遣跨龙去,圣代犹思载渭罴。

这首诗描述了龙潭瀑布的壮丽景色和神秘传说。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黄蘖山高高压云,香炉矗天天氤氲。
    注释:黄蘖山高大威猛,如同一个强大的存在,压着天空,使得整个天都显得沉重。香炉峰矗立在天空中,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香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赏析:诗人通过强烈的对比,描绘出黄蘖山的雄伟和香炉峰的神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2. 上接银河三千尺,澎湃奔流万壑分。
    注释:瀑布如同一条银河,从高处直泻而下,奔腾不息,流入千沟万壑之中。
    赏析:诗人通过对瀑布的描绘,展现了瀑布的宏大气势和磅礴力量,给人以震撼。

  3. 潜通地轴昆仑底,惊醒龙湫龙卧起。
    注释:瀑布隐藏在地下的地轴之下,仿佛是一颗沉睡的龙,一旦被唤醒就会苏醒。
    赏析: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瀑布比作沉睡的龙,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瀑布的神秘与威严。

  4. 洪涛一喷万灵从,散为浓雾遍囊中。
    注释:巨大的瀑布冲刷着一切,使得周围的空气变得湿润,云雾弥漫。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瀑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表现了瀑布的力量和美丽。

  5. 春耕千里怜赤土,雨雾处处足三农。
    注释:春天播种时,农民们会到田间劳作,而雨水和雾气使得土地变得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赏析:诗人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爱之情。

  6. 阴旸辘轳任舒卷,忽尔澄空天宇见。
    注释:天气变化无常,时而晴朗时而多云,但最终都能让天空重新变得清晰明亮。
    赏析:诗人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7. 随云出岫木无心,乘风归山意更远。
    注释:随着云彩飘向山峰,树木失去了原本的形态,随风飘荡;而人则乘着风回到山中,心境变得更加开阔远大。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的心理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8. 山灵开凿自天奇,雪窦泠泠镇日垂。
    注释:山神用神奇的力量开凿出了美丽的雪窦洞,使得它成为了一处令人向往的地方。
    赏析:诗人通过对山神开凿雪窦洞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神奇力量的敬畏之情。

  9. 青崖似激疏星落,阴洞疑连细雨飞。
    注释:青翠的崖壁犹如繁星点点坠落,而阴冷的洞穴则像是细小的雨滴飞落。
    赏析:诗人通过对岩石和洞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10. 真人高卧山之麓,勋名撒手还初服。
    注释:一位真人隐居在山脚下,他的功勋已经得到了认可,现在他只是选择回归平凡生活。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一位真人的选择,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看淡的态度。

  11. 漱流枕石有馀闲,万里龙潭供濯足。
    注释:我坐在流水边,枕着石头休息,这里有无尽的闲暇时间,可以享受龙潭带来的清凉。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12. 洗耳何须傲颖箕,乘槎还欲访支机。
    注释:我不需要用耳朵去倾听那些琐碎的事情,而是想要乘坐木筏去探访那些更神秘的事物。
    赏析:诗人通过对人生态度的表达,展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13. 仙源未遣跨龙去,圣代犹思载渭罴。
    注释:仙境尚未允许我去探索,但我仍然希望在圣明的时代能够载着渭水熊去探寻那些未知的世界。
    赏析:诗人通过对仙境和圣代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