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空怜报主身,疏慵未策追风力。若逢故人问野人,为语蒲团已枯寂。
【注释】
报主:报答君主,这里指为国效力。蒲团:佛教中的一种坐具,用蒲草编成,故称。枯寂:指蒲团空无一物。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写自己年老力衰,报主无术。后两句是说如果遇到朋友,就告诉他蒲团已经空了,不能坐了。这两句是写与朋友的交往,也是说自己对朋友的关心。全诗以“蒲团已枯寂”为题,意在说明自己的衰老,同时也表明自己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志向。诗人在这首小诗里,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老大空怜报主身,疏慵未策追风力。若逢故人问野人,为语蒲团已枯寂。
【注释】
报主:报答君主,这里指为国效力。蒲团:佛教中的一种坐具,用蒲草编成,故称。枯寂:指蒲团空无一物。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写自己年老力衰,报主无术。后两句是说如果遇到朋友,就告诉他蒲团已经空了,不能坐了。这两句是写与朋友的交往,也是说自己对朋友的关心。全诗以“蒲团已枯寂”为题,意在说明自己的衰老,同时也表明自己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志向。诗人在这首小诗里,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团圆骨肉亲出自《元旦》,团圆骨肉亲的作者是:李孙宸。 团圆骨肉亲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团圆骨肉亲的释义是:团圆骨肉亲:指亲人团聚,亲情亲密无间。 团圆骨肉亲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团圆骨肉亲的拼音读音是:tuán yuán gǔ ròu qīn。 团圆骨肉亲是《元旦》的第8句。 团圆骨肉亲的上半句是: 好是开怀处。 团圆骨肉亲的全句是:好是开怀处,团圆骨肉亲。
好是开怀处出自《元旦》,好是开怀处的作者是:李孙宸。 好是开怀处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好是开怀处的释义是:“好是开怀处”指的是非常适合畅怀、放松心情的地方。 好是开怀处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好是开怀处的拼音读音是:hǎo shì kāi huái chù。 好是开怀处是《元旦》的第7句。 好是开怀处的上半句是:懒极畏逢人。 好是开怀处的下半句是:团圆骨肉亲。
懒极畏逢人出自《元旦》,懒极畏逢人的作者是:李孙宸。 懒极畏逢人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懒极畏逢人的释义是:懒极畏逢人:极度懒惰,不愿见人。 懒极畏逢人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懒极畏逢人的拼音读音是:lǎn jí wèi féng rén。 懒极畏逢人是《元旦》的第6句。 懒极畏逢人的上半句是: 老添频验镜。 懒极畏逢人的下半句是: 好是开怀处。 懒极畏逢人的全句是
老添频验镜出自《元旦》,老添频验镜的作者是:李孙宸。 老添频验镜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老添频验镜的释义是:老添频验镜:指老年人常常照镜子,以检查自己的容貌是否衰老。这里“验镜”即照镜子的意思。 老添频验镜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老添频验镜的拼音读音是:lǎo tiān pín yàn jìng。 老添频验镜是《元旦》的第5句。 老添频验镜的上半句是:花知昨夜春。
花知昨夜春出自《元旦》,花知昨夜春的作者是:李孙宸。 花知昨夜春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花知昨夜春的释义是:花知昨夜春:花儿似乎知道昨晚春天的到来。 花知昨夜春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花知昨夜春的拼音读音是:huā zhī zuó yè chūn。 花知昨夜春是《元旦》的第4句。 花知昨夜春的上半句是: 雪失今朝腊。 花知昨夜春的下半句是: 老添频验镜。
雪失今朝腊出自《元旦》,雪失今朝腊的作者是:李孙宸。 雪失今朝腊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雪失今朝腊的释义是:雪失今朝腊,意味着腊月中的雪今日已经消散。腊月通常指农历十二月,此时正值冬季,雪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雪失'即雪已经消失,'今朝'意为今日,'腊'则指腊月。整句表达了今日腊月中的雪已经不存在的意思。 雪失今朝腊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雪失今朝腊的拼音读音是:xuě
又见一年新出自《元旦》,又见一年新的作者是:李孙宸。 又见一年新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又见一年新的释义是:岁月更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又见一年新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又见一年新的拼音读音是:yòu jiàn yī nián xīn。 又见一年新是《元旦》的第2句。 又见一年新的上半句是:乡园风物好。 又见一年新的下半句是: 雪失今朝腊。 又见一年新的全句是
乡园风物好出自《元旦》,乡园风物好的作者是:李孙宸。 乡园风物好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乡园风物好的释义是:乡园风物好:指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美好。 乡园风物好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乡园风物好的拼音读音是:xiāng yuán fēng wù hǎo。 乡园风物好是《元旦》的第1句。 乡园风物好的下半句是:又见一年新。 乡园风物好的全句是:乡园风物好,又见一年新
曾否解知非出自《除夕》,曾否解知非的作者是:李孙宸。 曾否解知非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曾否解知非的释义是:曾否解知非:曾经是否明白什么是错误,即是否曾经领悟到什么是不对的。 曾否解知非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曾否解知非的拼音读音是:céng fǒu jiě zhī fēi。 曾否解知非是《除夕》的第8句。 曾否解知非的上半句是: 朝来四十九。 曾否解知非的全句是
朝来四十九出自《除夕》,朝来四十九的作者是:李孙宸。 朝来四十九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朝来四十九的释义是:朝来四十九:指从天亮到现在的四十九天。 朝来四十九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风格是:诗。 朝来四十九的拼音读音是:cháo lái sì shí jiǔ。 朝来四十九是《除夕》的第7句。 朝来四十九的上半句是:辞寒腊意微。 朝来四十九的下半句是:曾否解知非。 朝来四十九的全句是
下面是《寄何龙友》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南山玄豹雨雾藏,七日不食泽文章。 描绘了南山上的玄豹在雨雾中躲藏的情景,七日未曾进食,象征着隐士的清高和自持。 - 羽翼缡褷双凤皇,灵文哕哕鸣朝阳。 比喻友人如同双凤皇般高贵,其文采熠熠生辉,如同朝阳一样灿烂。 2. 译文: - 南山玄豹雨雾藏,七日不食泽文章。 南山上的玄豹在雨雾中隐匿,七天没有进食
诗句注释与赏析: 仲夏与安国侄泛舟访伍国开兄弟,因携酌前林大醉放歌 - 注释: “仲夏”指的是夏季的第二个月。“安国侄”是作者的侄子。“伍国开兄弟”可能指伍国开的兄弟。“携酌”意味着携带酒来饮酒。“前林”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大醉”表明了作者在这次游船中非常畅饮。“放歌”表示在船上唱歌。 - 译文: 在盛夏时节,我和我侄子安国一同泛舟拜访伍国开的兄弟,在前往前林途中尽情地饮酒至醺醉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之一。诗中描绘了仲夏时节,他与安国侄一同泛舟访友的情景,以及他们在一起畅饮赋诗、放歌高歌的场景。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炎天五月胜炮烙,行人挥汗如泉落。(仲夏时节炎热无比,行人汗水滴滴如同泉水落下) 2. 伹见摩肩向市门,若个持杯问河朔。(只见人们摩肩接踵地涌向市门,究竟谁能举杯询问河朔之事?) 3
鳌顶云峰 君不闻渤海之东几万里,大壑之下深无底。五山上下随波摇,巨鳌戴之始列峙。 注释:君啊,你可知道渤海之东有几万里?在那深深的大壑之中,五座山峰高耸入天,宛如巨大的鳌鱼背负着它们,屹立在那里。 龙伯大人太无聊,举足一钓连六鳌。六鳌移住关山下,擎出仙山万仞高。 注释:龙伯大人非常无聊,他举起脚来一钓,就把六只大鳌钓了上来。这六只大鳌被移到了关山下,从那里他们撑起了一座万仞高的仙山。
这首诗描述了龙潭瀑布的壮丽景色和神秘传说。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黄蘖山高高压云,香炉矗天天氤氲。 注释:黄蘖山高大威猛,如同一个强大的存在,压着天空,使得整个天都显得沉重。香炉峰矗立在天空中,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香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赏析:诗人通过强烈的对比,描绘出黄蘖山的雄伟和香炉峰的神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2. 上接银河三千尺,澎湃奔流万壑分。 注释:瀑布如同一条银河
【注释与赏析】 宿飞云顶(在江西南昌市西南)放歌:即《宿飞云顶》诗。宿,过夜。放歌,高声唱歌。绝巘(yǎn):极高的山岭。邈无伦:超然无比。罡风通上界:狂风扫过天界。仙家鸡犬隔尘寰:仙家之人与鸡犬相隔绝,不被红尘俗世所累。物外烟霞开罨画:大自然的景色如绘卷一般展开。罨画,指装裱书画,此处指山水画。我来红日下山阿:太阳落山时,我在山脚下。山阿,山边。千山万山发光怪:无数的山峦闪烁着奇异的光彩。光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