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乃在碧云端。何以托精诚,长揖招青鸾。附我尺素词,闻君不我欲,拉杂碎裂之。
碎裂之,当风扬其丝。一刀两断,割此相思。相思从此绝,天长地久,山海有推移。
晨鸣鸡,冷风飒飒星斗稀,东方渐白君不知。

【注释】

碧云:指天上的白云。青鸾:传说中日神乘着的神鸟。尺素:书信,代指情书。“拉杂碎裂之”:意谓将情书撕碎。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情诗。诗人借写梦中与所思之人通信而遭拒绝的情景,表现了对远人深切真挚的思念之情。

“有所思,乃在碧云端”:是说心中所想的人,他住在碧绿的云端之上。这一句用典,以神话中的仙境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对所思之人的深情厚意。

“何以托精诚,长揖招青鸾”:是说如何表达我的一片真情呢?只能远远地挥手召唤青鸾。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对所思之人的渴望和期盼。

“附我尺素词,闻君不我欲,拉杂碎裂之”:意思是让我把情书附上去,但听你说并不喜欢我,就把它全部撕毁。这两句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通过“拉杂碎裂之”这一行为动作,表现了主人公对所思之人的决绝与无情。

“晨鸣鸡,冷风飒飒星斗稀,东方渐白君不知”:是说天已破晓,雄鸡啼鸣,寒风瑟瑟,星星点点,东方渐渐泛白,你却还沉睡未醒,全然不知。这一句通过描写时间的变化以及主人公对所思之人的思念之情,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氛围。

【赏析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通过对梦境中的书信往来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执着追求。

诗的前四句以“有所思,乃在碧云端”开篇,用梦幻般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遥远天际、朦胧如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用“何以托精诚,长揖招青鸾”表达了自己无法直接与所思之人沟通的无奈与惆怅。然而,就在这份愁绪即将漫溢而出之际,诗人却选择了“拉杂碎裂之”,将心中的哀怨与不舍化作了文字,寄予了那遥不可及的情书中。

接下来的两句“晨鸣鸡,冷风飒飒星斗稀,东方渐白君不知”,则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相互交织在一起。清晨的鸟儿鸣叫,冷风习习,星空稀疏,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这一切都仿佛在提醒着主人公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然而,即便如此,所思之人却似乎并未察觉到这些细微的变化,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之中。

最后两句,“当风扬其丝,一刀两断,割此相思。”则是诗人在绝望中爆发出的强烈情感。他想要像挥舞利刃一般斩断这份无望的相思,但却只能在风中任凭那丝线飘扬,任由那份刻骨铭心的相思被彻底斩断。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所思之人的决绝与绝望,更透露出一种深沉而悲怆的人生感慨。

整首诗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交错描写以及对情感的细腻刻画,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执着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