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陪末议,荏苒七年馀。
夜漏秋同听,春潮晓共趍。
仲淹空有策,和靖却无书。
垂老交游尽,临风泪满裾。
玉堂陪末议,荏苒七年馀。
夜漏秋同听,春潮晓共趍。
仲淹空有策,和靖却无书。
垂老交游尽,临风泪满裾。
注释: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人学士的办公处所。末议:未定的议论。荏苒:时间过去的意思。同听:一起听到(夜里的滴答声)。趍:行走。仲淹:范仲淹,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谥号“文正”。和靖:范纯仁,字尧夫,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弟弟。交游:交往的朋友。垂老:到了晚年。
玉堂陪末议,荏苒七年馀。
夜漏秋同听,春潮晓共趍。
仲淹空有策,和靖却无书。
垂老交游尽,临风泪满裾。
玉堂陪末议,荏苒七年馀。
夜漏秋同听,春潮晓共趍。
仲淹空有策,和靖却无书。
垂老交游尽,临风泪满裾。
注释: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人学士的办公处所。末议:未定的议论。荏苒:时间过去的意思。同听:一起听到(夜里的滴答声)。趍:行走。仲淹:范仲淹,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谥号“文正”。和靖:范纯仁,字尧夫,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弟弟。交游:交往的朋友。垂老:到了晚年。
【注释】 太庙:皇帝的宗庙。孟秋:农历七月,为一年之孟月,即秋季之始。斋宿:指在斋室住宿,斋室亦称清斋或斋房。陆员外:即诗人的朋友陆羽,字鸿渐,号茶山人,唐代著名茶学家、文学家,著有《茶经》,对我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太庙孟秋时节斋宿的所见所感。首联“槐露滴新秋,斋房夜色幽。”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清凉的槐露滴落在新的秋日里,斋房的夜色也变得十分幽静
诗句解释: 候馆促离杯,愁颜且强开。 - 候馆: 古代驿舍,用于官员或使节住宿的地方。 - 促离杯: 急忙离开酒杯。 - 愁颜: 形容脸上带着忧愁的表情。 - 且强开: 尽管有忧虑,但仍然试图勉强振作起来。 砌蛩惊露泣,巢燕避秋回。 - 砌: 指的是房前的台阶。 - 蛩: 蟋蟀,古人常以之象征孤寂与凄凉。 - 惊露泣: 被露水惊醒,感到悲伤而流泪。 - 巢燕避秋回:
【解析】 此为送别之作。首句“行李归期促”,点明友人归期的迫切,而自己则因旅途艰险,滞留他乡;次句“山川去路遥”,说明路途遥远,行旅艰难;第三句“疾风狂入夜,淫雨晦连朝”描绘了一幅狂风暴雨交加的景象,表现了旅途中风雨的恶劣和环境的艰难。后四句,写舟中所见之景,帆逐孤飞鸟、江通逆上潮。“帆逐孤飞鸟”“逆上潮”写出了诗人在途中所见的景色。“凭将栖遁意,乡国寄渔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君家簪绂裔,群从玉连枝。 游子龙头贵,中郎燕颔姿。 双尊论久别,千里慰遐思。 六一遗风在,怀哉百世师。 注释: - 君家:指对方的家。簪绂:古代官员的头饰。裔:后代,子孙。 - 群从:指同辈或亲属。玉连枝:比喻家族成员关系密切。 - 游子:诗人自称。龙头:形容地位尊贵。中郎:指诗人自己。燕颔:形容相貌英俊。 - 双尊:指两位朋友。论:谈论。久别:长时间分别。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慰:安慰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 穷巷寂无邻,青灯共故人。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 露冷蛩相吊,庭寒月自亲。 殷勤一瓢酒,更与话酸辛。 注释: 1.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高兴地迎接张进士(张叔豫)到旅馆住宿。 2. 穷巷寂无邻:在偏僻的小巷里,没有邻居。 3. 青灯共故人:用一盏青色的灯光照亮,与老朋友一起度过。 4.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远处传来的声音像是霜打的磬石,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 5.
【注释】 寂:寂静。历:经历。容:居所。台署:官府,指翰林院或官署。清漏:指古代计时器漏壶的水滴,这里指漏壶中的水滴滴答的声音。流云:飘浮的云。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彭太常(永年公)的官署内斋宿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寂历容台署,高吟逸兴生”,写诗人在彭太常的官署中寂然独处,吟咏出幽高飘逸的诗兴。颔联“泉香春井溢,钟断夜堂扃”,描写了诗人在官署中听到泉水叮咚之声,闻到春日的香气。同时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栩栩戏晴光: -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 "戏":玩耍,嬉戏 - "晴光":阳光明媚的光芒 - 这句话描述蝴蝶在晴朗的天气下自由地飞舞。 2. 留连媚露香: - "留连":留恋,不愿意离开 - "媚":美丽 - "露":早晨的露水 - 这句诗描绘了蝴蝶在露水中留下的美丽身影。 3. 舞随花片白: - "舞随":随着舞蹈的动作 - "花片白":花朵上白色的花瓣
谢赐西洋布 异缕何纤细,轻盈玉雪紑。 鲛宫初织罢,海国远输来。 捧拜荣恩赐,纫缝称体裁。 微躯增照耀,被服愧非才。 译文: 收到赏赐的西洋布料, 这布料的质地多么纤细, 如同白玉般洁白无瑕。 这是从遥远的海岛上织成的。 恭敬地跪拜接受这份恩赐, 仔细地缝制,与这布料的质地相称。 我身体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然而这布料的制作却并非我所能胜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谢诗
碧峰寺慎公房 碧嶂屏风秀,清流束带圆。 烟霞醒醉梦,钟梵寤僧禅。 乱叶当人落,孤云引鹤还。 声闻如可契,应此息尘缘。 注释与赏析: - 碧峰寺慎公房:指的是位于碧峰山上的慎公住所,可能是一座佛寺或者修行场所。 - 碧嶂屏风秀:形容碧峰山如同一幅精美的屏风,其中山峰如同画中之景,美丽而壮观。 - 清流束带圆:比喻清澈的山泉如同被束带环绕的圆形物体,给人以美感和宁静。 - 烟霞醒醉梦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太常寺丞时期。首句点明时间,二、三句写斋宿之景,四、五句抒发情怀,六、七句抒发感慨,末联表达愿望。全诗以“斋宿”为线索,通过写斋宿之景和诗人的情思,来抒写自己对仕途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答案】 ①竹静风停后,瓶香茗熟时。②竹静风止,瓶中茶已泡好;人静夜深,灯也熄了,只有鹤在啼叫。③颇爱良宵静,翻嫌白日迟。④良宵:美好的夜晚。⑤翻嫌:很讨厌。⑥年年此斋宿,载诵我将诗
【注释】 王侍读:指王汝嘉。汝嘉,字子美,号东山野客、西江散人。元末为翰林侍读学士,后辞官不仕,以诗酒自娱。 少日:年少时。 边庭戍:《汉书》载:“汉高祖欲霸天下,先抚定关东。”汉高祖刘邦平定关东,曾驻跸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一带。《史记·项羽本纪》:“项梁度淮而陈(阵)战,有隙则入,无隙则出。”此句意谓年轻时在成皋驻守边防,曾驰名于边地。 草檄:用文字写告示,檄文即公文
王侍读汝嘉挽诗 阀阅衣冠盛,才名伯仲齐。 宫袍裁赐锦,御酒拆封泥。 屡握修书笔,频分应制题。 只今文焰在,犹自烛云霓。 注释: - 阀阅:指官宦世家。 - 衣冠:这里指做官的人。 - 才名伯仲齐:才能与才华相当的人并列在一起。 - 宫袍:皇帝的龙袍,象征尊贵的地位。 - 赐锦:赏赐的锦缎。 - 御酒:皇帝所赐予的美酒。 - 修书笔:用来写信、书写的笔。 - 应制题:按照皇帝的要求而作的题目。
【注释】 王侍读汝嘉:指唐代诗人王勃。汝嘉,字元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识面嗟诚晚:相识时感到遗憾自己太老了。 论交觉独深:结交朋友时感到只有他一个人最懂我。 麟经三世业:传说麟出现后,有《周易》作序文,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蠹简一生心:指王侍读终生以读书为乐,而读书的蠹书简是其最爱。 诸老怜将尽:对那些即将去世的老友表示同情。 孤怀痛不禁:内心悲痛难以抑制。 遗弦空自绝
【注释】 经息县:指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匈奴郅支单于杀都尉,发兵寇乌孙。汉遣校尉郑吉迎娶公主,并招降呼韩邪单于之弟比鞮侯为大昆弥。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将其族属请求内附,汉以休屠王居西河美稷(今山西朔县东南)。因“休”与“匈奴”音近,故改称“匈奴”,即今甘肃靖远一带。汉宣帝命郑吉为破羌将军,出屯张掖,以御北寇。此诗即写其行军途中所见所感。 1. 岁晏经新息:《史记·李将军列传》:“岁暮
【注释】 除日:指农历正月初一日,古代称“除夕”。田家:农家。节序:节气。 釜(fǔ):古代一种煮食的铜器。初炊黍:刚烧过一锅黍子饭。 槽:喂牲畜用的木槽。旋:随即。压:压取。浆:汁水。 凌:冰晶。窗:窗户。湿:潮湿。纸粘霜:指冬天窗上的冰结在纸上。 长贫:长期贫困。不敢伤:不应当感到忧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和七年(812年)春去江陵赴任时所作。当时作者因得罪执政而遭贬谪,心情抑郁
除夕留僧寺,焚香对老禅。 青灯伴今夜,黄历换明年。 宵旰忧诚切,疮痍痛暂蠲。 明晨呼万岁,顿首玉阶前。 注释: 除夕夜,我留在和尚的寺庙里。我在佛前烧香,对着古老的禅房。 晚上点着一盏青灯,陪伴着我度过这漫长的夜晚。明天就要换新的日历了。 我担心国家的大事,忧虑的心情十分迫切。国家虽然遭受战争的创伤,但暂时已经痊愈了。 明晨我要大声呼喊万岁,然后跪在皇帝的台阶前。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