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玉为蹄,行行过柳堤。
云随金络辔,花映锦障泥。
流电双瞳炯,摇风一尾齐。
似知离别意,欲去更频嘶。
赋得骢马送别
骢马,即黑色的骏马。
玉为蹄,马踏青草地,马蹄声如玉。
行行,马儿行走在柳岸边。
云随,马儿奔驰时,天空飘着白云。
金络辔,马的缰绳是金色的。
花映锦障泥,马匹行走时,溅起的是花朵。
流电双瞳炯,马儿的眼神像闪电一样明亮。
摇风一尾齐,马儿行走起来,像是在摇动着尾巴。
似知离别意,马儿似乎知道我们要离开。
我们就要离开,马儿更加地嘶叫。
骢马玉为蹄,行行过柳堤。
云随金络辔,花映锦障泥。
流电双瞳炯,摇风一尾齐。
似知离别意,欲去更频嘶。
赋得骢马送别
骢马,即黑色的骏马。
玉为蹄,马踏青草地,马蹄声如玉。
行行,马儿行走在柳岸边。
云随,马儿奔驰时,天空飘着白云。
金络辔,马的缰绳是金色的。
花映锦障泥,马匹行走时,溅起的是花朵。
流电双瞳炯,马儿的眼神像闪电一样明亮。
摇风一尾齐,马儿行走起来,像是在摇动着尾巴。
似知离别意,马儿似乎知道我们要离开。
我们就要离开,马儿更加地嘶叫。
【注释】 太庙:皇帝的宗庙。孟秋:农历七月,为一年之孟月,即秋季之始。斋宿:指在斋室住宿,斋室亦称清斋或斋房。陆员外:即诗人的朋友陆羽,字鸿渐,号茶山人,唐代著名茶学家、文学家,著有《茶经》,对我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太庙孟秋时节斋宿的所见所感。首联“槐露滴新秋,斋房夜色幽。”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清凉的槐露滴落在新的秋日里,斋房的夜色也变得十分幽静
诗句解释: 候馆促离杯,愁颜且强开。 - 候馆: 古代驿舍,用于官员或使节住宿的地方。 - 促离杯: 急忙离开酒杯。 - 愁颜: 形容脸上带着忧愁的表情。 - 且强开: 尽管有忧虑,但仍然试图勉强振作起来。 砌蛩惊露泣,巢燕避秋回。 - 砌: 指的是房前的台阶。 - 蛩: 蟋蟀,古人常以之象征孤寂与凄凉。 - 惊露泣: 被露水惊醒,感到悲伤而流泪。 - 巢燕避秋回:
【解析】 此为送别之作。首句“行李归期促”,点明友人归期的迫切,而自己则因旅途艰险,滞留他乡;次句“山川去路遥”,说明路途遥远,行旅艰难;第三句“疾风狂入夜,淫雨晦连朝”描绘了一幅狂风暴雨交加的景象,表现了旅途中风雨的恶劣和环境的艰难。后四句,写舟中所见之景,帆逐孤飞鸟、江通逆上潮。“帆逐孤飞鸟”“逆上潮”写出了诗人在途中所见的景色。“凭将栖遁意,乡国寄渔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君家簪绂裔,群从玉连枝。 游子龙头贵,中郎燕颔姿。 双尊论久别,千里慰遐思。 六一遗风在,怀哉百世师。 注释: - 君家:指对方的家。簪绂:古代官员的头饰。裔:后代,子孙。 - 群从:指同辈或亲属。玉连枝:比喻家族成员关系密切。 - 游子:诗人自称。龙头:形容地位尊贵。中郎:指诗人自己。燕颔:形容相貌英俊。 - 双尊:指两位朋友。论:谈论。久别:长时间分别。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慰:安慰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 穷巷寂无邻,青灯共故人。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 露冷蛩相吊,庭寒月自亲。 殷勤一瓢酒,更与话酸辛。 注释: 1.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高兴地迎接张进士(张叔豫)到旅馆住宿。 2. 穷巷寂无邻:在偏僻的小巷里,没有邻居。 3. 青灯共故人:用一盏青色的灯光照亮,与老朋友一起度过。 4.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远处传来的声音像是霜打的磬石,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 5.
【注释】 寂:寂静。历:经历。容:居所。台署:官府,指翰林院或官署。清漏:指古代计时器漏壶的水滴,这里指漏壶中的水滴滴答的声音。流云:飘浮的云。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彭太常(永年公)的官署内斋宿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寂历容台署,高吟逸兴生”,写诗人在彭太常的官署中寂然独处,吟咏出幽高飘逸的诗兴。颔联“泉香春井溢,钟断夜堂扃”,描写了诗人在官署中听到泉水叮咚之声,闻到春日的香气。同时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栩栩戏晴光: -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 "戏":玩耍,嬉戏 - "晴光":阳光明媚的光芒 - 这句话描述蝴蝶在晴朗的天气下自由地飞舞。 2. 留连媚露香: - "留连":留恋,不愿意离开 - "媚":美丽 - "露":早晨的露水 - 这句诗描绘了蝴蝶在露水中留下的美丽身影。 3. 舞随花片白: - "舞随":随着舞蹈的动作 - "花片白":花朵上白色的花瓣
谢赐西洋布 异缕何纤细,轻盈玉雪紑。 鲛宫初织罢,海国远输来。 捧拜荣恩赐,纫缝称体裁。 微躯增照耀,被服愧非才。 译文: 收到赏赐的西洋布料, 这布料的质地多么纤细, 如同白玉般洁白无瑕。 这是从遥远的海岛上织成的。 恭敬地跪拜接受这份恩赐, 仔细地缝制,与这布料的质地相称。 我身体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然而这布料的制作却并非我所能胜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谢诗
碧峰寺慎公房 碧嶂屏风秀,清流束带圆。 烟霞醒醉梦,钟梵寤僧禅。 乱叶当人落,孤云引鹤还。 声闻如可契,应此息尘缘。 注释与赏析: - 碧峰寺慎公房:指的是位于碧峰山上的慎公住所,可能是一座佛寺或者修行场所。 - 碧嶂屏风秀:形容碧峰山如同一幅精美的屏风,其中山峰如同画中之景,美丽而壮观。 - 清流束带圆:比喻清澈的山泉如同被束带环绕的圆形物体,给人以美感和宁静。 - 烟霞醒醉梦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太常寺丞时期。首句点明时间,二、三句写斋宿之景,四、五句抒发情怀,六、七句抒发感慨,末联表达愿望。全诗以“斋宿”为线索,通过写斋宿之景和诗人的情思,来抒写自己对仕途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答案】 ①竹静风停后,瓶香茗熟时。②竹静风止,瓶中茶已泡好;人静夜深,灯也熄了,只有鹤在啼叫。③颇爱良宵静,翻嫌白日迟。④良宵:美好的夜晚。⑤翻嫌:很讨厌。⑥年年此斋宿,载诵我将诗
【注释】 过:经过。殽陵关:古关名,在河南省灵宝市西南。 春尽:春天结束。 千山万木中:山多林茂。 泉聒聒:泉水声如雷鸣。 云气雨蒙蒙:云雾缭绕,雨点飘洒。 嫩草溪边石,幽禽树杪风:形容景色优美。 抱关:守关的官吏。黄发吏:白发的官吏。 宁解识终童:怎能懂得终老之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经过崤陵关时所见的景色和感受到的感情。全诗以“春尽”二字总括了全篇,起句写诗人由春尽而进入深山老林
除夕留僧寺,焚香对老禅。 青灯伴今夜,黄历换明年。 宵旰忧诚切,疮痍痛暂蠲。 明晨呼万岁,顿首玉阶前。 注释: 除夕夜,我留在和尚的寺庙里。我在佛前烧香,对着古老的禅房。 晚上点着一盏青灯,陪伴着我度过这漫长的夜晚。明天就要换新的日历了。 我担心国家的大事,忧虑的心情十分迫切。国家虽然遭受战争的创伤,但暂时已经痊愈了。 明晨我要大声呼喊万岁,然后跪在皇帝的台阶前。 赏析:
【注释】 除日:指农历正月初一日,古代称“除夕”。田家:农家。节序:节气。 釜(fǔ):古代一种煮食的铜器。初炊黍:刚烧过一锅黍子饭。 槽:喂牲畜用的木槽。旋:随即。压:压取。浆:汁水。 凌:冰晶。窗:窗户。湿:潮湿。纸粘霜:指冬天窗上的冰结在纸上。 长贫:长期贫困。不敢伤:不应当感到忧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和七年(812年)春去江陵赴任时所作。当时作者因得罪执政而遭贬谪,心情抑郁
永思堂三首 一自双亲逝,孤怀每自伤 恍疑闻謦欬,犹似见羹墙 厚禄嗟何及,遗言敢暂忘 番湖东去水,不似此情长 人子思亲意,悠悠镇不穷。 常时瞻画像,每日想音容。 幽显虽云异,精诚或可通。 哀悰真罔极,长系寸心中。 忆昔承欢日,沉思痛倍饶。 梦魂劳夜夜,泪眼湿朝朝。 儿鬓霜频积,亲茔树几凋。 山夷河可塞,此恨未应销。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亡父母的深切怀念与无限哀痛,以及对自己未能尽孝的愧疚与反省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永思堂三首”,然后结合诗歌内容、作者的情感、写作背景等进行具体分析。答题时,先答出原诗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注释进行分析。 第一句“人子思亲意,悠悠镇不穷”意思是说作为儿子的我思念亲人之情无穷无尽。“悠悠”是时间漫长之意。 第二句“常时瞻画像,每日想音容”意思是说常常看着父亲的画像,每天想着父亲的声音容貌。
永思堂三首 忆昔承欢日,沉思痛倍饶。 梦魂劳夜夜,泪眼湿朝朝。 儿鬓霜频积,亲茔树几凋。 山夷河可塞,此恨未应销。 注释: 1. 忆昔承欢日,沉思痛倍饶。 (回忆起以前欢乐的日子) 2. 梦魂劳夜夜,泪眼湿朝朝。 (梦中的灵魂劳累,夜晚泪水湿透了双眼) 3. 儿鬓霜频积,亲茔树几凋。 (我的孩子头发上经常覆盖着白霜,而亲人们的陵墓上的树木已经凋零了) 4. 山夷河可塞,此恨未应销。 (山高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