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住天丘号羽人,万株松柏一吟身。
秋林扫叶安茶灶,雨径留苔当坐茵。
仙境道心同寂静,诗情字体两清新。
相从拟学还丹诀,尚恐缘应隔两尘。
【注释】:
- 寄致政彭太常:写给已经退休的官员彭永年(号太常)的信。
- 久住天丘号羽人:长久住在天台山,自称为羽人。
- 万株松柏一吟身:在万株松柏之中吟诵,自己好像成了一株松柏。
- 秋林扫叶安茶灶:在秋天的树林里,扫落叶来安放烧茶的火灶。
- 雨径留苔当坐茵:雨水湿润的路径上,长满了苔藓,可以当作座垫。
- 仙境道心同寂静:如同仙境一样,心境宁静而纯净。
- 诗情字体两清新:诗意和书法都呈现出清新的风格。
- 相从拟学还丹诀:一起学习炼丹术的方法。
- 尚恐缘应隔两尘:恐怕因缘分关系而不能与世俗之人保持距离。
【赏析】:
这是一首写给已退休官员彭永年的书信,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向往自然、归隐田园的心情。
首联“久住天丘号羽人,万株松柏一吟身”,描述了诗人在天台山居住的情景,自比为羽人,意寓高洁脱俗。万株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在这里仿佛化身为一株松柏,悠然自得。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颔联“秋林扫叶安茶灶,雨径留苔当坐茵”,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他选择在秋日的树林中清扫落叶,以安放烧茶的火灶;雨水湿润的小径上,长满了苔藓,可供休息时坐垫之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颈联“仙境道心同寂静,诗情字体两清新”,诗人将仙境中的道心与自身的心境相提并论,认为两者都达到了清净的状态。同时,他也将自己的诗意与书法风格并置比较,强调其清新脱俗的特点。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
尾联“相从拟学还丹诀,尚恐缘应隔两尘”,表达了诗人想要学习炼丹术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关系的担忧。他认为虽然想要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但可能因为人际关系而无法完全摆脱红尘的束缚。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以隐居生活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