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万事不关心,日日寻僧傍竹林。
雨后幽泉随鹤汲,座中芳醑对花斟。
秋风老圃千株橘,夜月虚窗一曲琴。
惆怅闽南空谷里,何人还解嗣遗音。
【注释】
沧洲:指闽南。程隐君:即诗人自谦的别号。“翛然”:闲适的样子。万事不关心:对世间万物都不过问、置之不理的意思。寻僧:访道。竹林:指僧人居住的地方,这里代称僧人。汲(jí):打水。芳醑:美酒。对花斟:斟满杯中酒来与花对饮。座中:指宴席。秋:秋天。圃:菜园。千株橘:指一千棵橘树。虚窗:空无一人的窗户。一曲琴:弹一调琴曲。嗣遗音:继续演奏前人留下的乐曲。
【赏析】
《沧洲程隐君挽诗》是宋代文学家陈宓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写友人的为人和才艺,表现了其淡泊清高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及追求。
开头两句,诗人首先从对方的性格入手,说他“翛然万事不关心”,这是说他“超然物外,不染尘埃”,对世间万物都不过问、置之不理,这种性格特点正是他的“程隐”的别号所体现出来的。接着又描绘了他日日访道寻僧,傍着竹林打坐修行的情景。
第三、四句写宴席上饮酒赋诗,吟赏自然之美,抒发自己的情怀。“随鹤汲”、“对花斟”都是描写饮酒的,其中既有仙气,也有雅趣。最后以秋风老圃千株橘,夜月虚窗一曲琴作结。这两句既是对前面饮酒赋诗情景的概括,也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写诗人因友人的去世而感到惆怅,他感叹说:“何人还解嗣遗音。”意思是说没有人还能像他一样,继续演奏前人留下的乐曲。这既表达了他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又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悼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