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随相顾复相亲,端的韩凭是汝身。
莫向汀洲交颈宿,江边方有独行人。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词名句默写。解答时,要抓住关键字,如“韩”“亲”“汀洲”等,再根据句子结构及上下文内容作答。
【答案】
江渚见鸳鸯
相随相顾复相亲,端的韩凭是汝身。
莫向汀洲交颈宿,江边方有独行人。
相随相顾复相亲,端的韩凭是汝身。
莫向汀洲交颈宿,江边方有独行人。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词名句默写。解答时,要抓住关键字,如“韩”“亲”“汀洲”等,再根据句子结构及上下文内容作答。
【答案】
江渚见鸳鸯
相随相顾复相亲,端的韩凭是汝身。
莫向汀洲交颈宿,江边方有独行人。
【注释】 太庙:皇帝的宗庙。孟秋:农历七月,为一年之孟月,即秋季之始。斋宿:指在斋室住宿,斋室亦称清斋或斋房。陆员外:即诗人的朋友陆羽,字鸿渐,号茶山人,唐代著名茶学家、文学家,著有《茶经》,对我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太庙孟秋时节斋宿的所见所感。首联“槐露滴新秋,斋房夜色幽。”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清凉的槐露滴落在新的秋日里,斋房的夜色也变得十分幽静
诗句解释: 候馆促离杯,愁颜且强开。 - 候馆: 古代驿舍,用于官员或使节住宿的地方。 - 促离杯: 急忙离开酒杯。 - 愁颜: 形容脸上带着忧愁的表情。 - 且强开: 尽管有忧虑,但仍然试图勉强振作起来。 砌蛩惊露泣,巢燕避秋回。 - 砌: 指的是房前的台阶。 - 蛩: 蟋蟀,古人常以之象征孤寂与凄凉。 - 惊露泣: 被露水惊醒,感到悲伤而流泪。 - 巢燕避秋回:
【解析】 此为送别之作。首句“行李归期促”,点明友人归期的迫切,而自己则因旅途艰险,滞留他乡;次句“山川去路遥”,说明路途遥远,行旅艰难;第三句“疾风狂入夜,淫雨晦连朝”描绘了一幅狂风暴雨交加的景象,表现了旅途中风雨的恶劣和环境的艰难。后四句,写舟中所见之景,帆逐孤飞鸟、江通逆上潮。“帆逐孤飞鸟”“逆上潮”写出了诗人在途中所见的景色。“凭将栖遁意,乡国寄渔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君家簪绂裔,群从玉连枝。 游子龙头贵,中郎燕颔姿。 双尊论久别,千里慰遐思。 六一遗风在,怀哉百世师。 注释: - 君家:指对方的家。簪绂:古代官员的头饰。裔:后代,子孙。 - 群从:指同辈或亲属。玉连枝:比喻家族成员关系密切。 - 游子:诗人自称。龙头:形容地位尊贵。中郎:指诗人自己。燕颔:形容相貌英俊。 - 双尊:指两位朋友。论:谈论。久别:长时间分别。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慰:安慰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 穷巷寂无邻,青灯共故人。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 露冷蛩相吊,庭寒月自亲。 殷勤一瓢酒,更与话酸辛。 注释: 1.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高兴地迎接张进士(张叔豫)到旅馆住宿。 2. 穷巷寂无邻:在偏僻的小巷里,没有邻居。 3. 青灯共故人:用一盏青色的灯光照亮,与老朋友一起度过。 4.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远处传来的声音像是霜打的磬石,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 5.
【注释】 寂:寂静。历:经历。容:居所。台署:官府,指翰林院或官署。清漏:指古代计时器漏壶的水滴,这里指漏壶中的水滴滴答的声音。流云:飘浮的云。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彭太常(永年公)的官署内斋宿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寂历容台署,高吟逸兴生”,写诗人在彭太常的官署中寂然独处,吟咏出幽高飘逸的诗兴。颔联“泉香春井溢,钟断夜堂扃”,描写了诗人在官署中听到泉水叮咚之声,闻到春日的香气。同时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栩栩戏晴光: -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 "戏":玩耍,嬉戏 - "晴光":阳光明媚的光芒 - 这句话描述蝴蝶在晴朗的天气下自由地飞舞。 2. 留连媚露香: - "留连":留恋,不愿意离开 - "媚":美丽 - "露":早晨的露水 - 这句诗描绘了蝴蝶在露水中留下的美丽身影。 3. 舞随花片白: - "舞随":随着舞蹈的动作 - "花片白":花朵上白色的花瓣
谢赐西洋布 异缕何纤细,轻盈玉雪紑。 鲛宫初织罢,海国远输来。 捧拜荣恩赐,纫缝称体裁。 微躯增照耀,被服愧非才。 译文: 收到赏赐的西洋布料, 这布料的质地多么纤细, 如同白玉般洁白无瑕。 这是从遥远的海岛上织成的。 恭敬地跪拜接受这份恩赐, 仔细地缝制,与这布料的质地相称。 我身体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然而这布料的制作却并非我所能胜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谢诗
碧峰寺慎公房 碧嶂屏风秀,清流束带圆。 烟霞醒醉梦,钟梵寤僧禅。 乱叶当人落,孤云引鹤还。 声闻如可契,应此息尘缘。 注释与赏析: - 碧峰寺慎公房:指的是位于碧峰山上的慎公住所,可能是一座佛寺或者修行场所。 - 碧嶂屏风秀:形容碧峰山如同一幅精美的屏风,其中山峰如同画中之景,美丽而壮观。 - 清流束带圆:比喻清澈的山泉如同被束带环绕的圆形物体,给人以美感和宁静。 - 烟霞醒醉梦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太常寺丞时期。首句点明时间,二、三句写斋宿之景,四、五句抒发情怀,六、七句抒发感慨,末联表达愿望。全诗以“斋宿”为线索,通过写斋宿之景和诗人的情思,来抒写自己对仕途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答案】 ①竹静风停后,瓶香茗熟时。②竹静风止,瓶中茶已泡好;人静夜深,灯也熄了,只有鹤在啼叫。③颇爱良宵静,翻嫌白日迟。④良宵:美好的夜晚。⑤翻嫌:很讨厌。⑥年年此斋宿,载诵我将诗
注释: 1. 江上作:在江上所作。 2. 任所之:任凭它去到哪里。之,到、往、往、向。 3. 渚鸥汀鹭识心期:在水边小洲的鸥鸟和在沙洲的白鹭都了解我的心。 4. 闲身到处贫无物:我闲散的身子到处游荡,却贫穷得一无所有。 5. 只有唐人几卷诗:只有几卷唐朝人的诗。 赏析: 此诗写诗人浪迹江湖,穷愁潦倒的境遇和不羁豪放的性情。首二句写自己漂泊江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题考核诗句的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技巧,重点考核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赏析诗歌的感情,首先从标题入手,根据诗中重要字词判断情感类别。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沙头缓送布帆开”一句,诗人用“缓”字,写出了船夫送别时的动作缓慢、从容,表现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另外
诗句释义: - 十丈浮屠万叠山:十丈高的佛塔和层层叠叠的山峰。 - 谁移兜率下人寰:谁把兜率天宫从天上移到人间。 - 非因酷爱僧房好,贪看青松忘却还:不是因为非常喜欢和尚的房子,所以贪心地看那青松忘记回家。 译文: 在灵谷寺里,我看到一座高达十丈的佛塔和重重叠叠的山峰,它们矗立在天地之间。我不禁感叹,这些宏伟的建筑竟然是从天上移来的。我并非因为喜欢和尚的生活,所以才会如此沉迷于这美景之中
鹅鸭池 水面残冰漾浅漪,临流驻马立多时。 不因常侍成奇迹,千载谁知有此池。 注释: 鹅鸭池:一个池塘。 水面残冰漾浅漪:水面上结了一层冰,冰面泛起了浅浅的波纹。 临流驻马立多时:站在水边驻足观望了很久。 不因常侍成奇迹:不是因为皇帝经常到这来游玩而成为奇迹。 千载谁知有此池:千年之后谁知道有这样一个池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鹅鸭池的景色。首句“水面残冰漾浅漪”写出了鹅鸭池周围的环境
舞阳留侯庙二首 解析诗句含义,探讨历史文化价值 1. 诗作背景与主题 - 舞阳留侯庙的历史沿革 - 诗作反映的时代特征 - 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2. 关键词解释 - “信族豨夷越醢躬”中各个词条释义及关联 - “太平无复用英雄”中对“太平”与“英雄”的解读 - 高皇却堕先生计中“却堕先生计”具体指代内容 - “世上何曾有赤松”中对“赤松”象征意义的阐释 3. 诗句深度解析 -
舞阳留侯庙,两首诗,一字心。人心变幻几千般,带砺盟深亦易寒。秦网逃来逃汉网,谁将此意语萧韩。 诗歌原文: 其一: 人心变幻几千般,带砺盟深亦易寒。 秦网逃来逃汉网,谁将此意语萧韩。 其二: 信族豨夷越醢躬,太平无复用英雄。 高皇却堕先生计,世上何曾有赤松。 注释与赏析: 第一首: - 人心变幻几千般 - 描述人心的多变和无常,如同自然界的风云变换。 - 带砺盟深亦易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