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居人事寡,穷探坟与丘。
多谢东邻客,频来为我谋。
乃为儒冠误,富贵别可求。
首干中常侍,次谒北平侯。
捷哉仕宦径,贸贸不知由。
读书果奚益,辛苦被时羞。
我笑而相答,志殊各自求。
萧条老布褐,道在复何尤。

【译文】

我居住在僻静的乡间,与世无争,过着清贫的生活。

穷尽一生去探究坟与丘,寻找学问的真谛。

感谢邻居东邻客,经常来帮助我筹划生计。

为了追求功名,误入仕途,富贵不可求。

首级献给了中常侍(汉灵帝时宦官),次是拜见了北平侯(东汉大将军窦武)。

官宦之路如此畅通,不知其中有什么奥妙。

读书固然有益处,但苦读多年,辛苦被时人耻笑。

我笑而作答,各自为政,志趣不同。

老布褐(穿着粗布短袍)道在何方?何处不都是大道。

【注释】

  1. 索居:孤独地居住。
  2. 穷探:穷尽地探究。
  3. 东邻客:东邻的主人。
  4. 中常侍:东汉末年宦官。
  5. 北平侯:东汉大将军窦武。
  6. 儒冠:儒者的帽子,借指做官。
  7. 乃:你。
  8. 干:谒见。
  9. 贸贸:忙忙碌碌的样子。
  10. 道在复何尤:道在哪里?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他通过描写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索居人事寡,穷探索坟与丘。”描绘了诗人远离喧嚣的官场生活,独自居住在僻静的乡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的“索居”意味着远离世俗、超脱尘世的隐居生活;“人事寡”,则表明诗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和争斗,过着清贫的生活。
    接下来的三句“多谢东邻客,频来为我谋。”表现了诗人对于来自邻居的关心和帮助的感激之情。这里,诗人用“谢”字表现出对邻居的感激之情,并用“频来”一词表现出邻居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然后诗人以“乃为儒冠误,富贵别可求。”表达了对仕途的无奈和失望。这里的“乃为儒冠误”意味着诗人认为,追求功名和富贵是误入歧途,应该放弃这种追求;“富贵别可求”则表示,追求富贵并不是值得追求的目标,应该去寻找其他更有价值的东西。
    接着诗人以“首干中常侍,次谒北平侯。”展示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这里的“首干中常侍”意味着诗人曾经拜见过中常侍(东汉末年宦官),这是一种对权力的追求;“次谒北平侯”则表示诗人曾经拜见过北平侯(东汉大将军窦武),这是一种对地位的追求。
    然后诗人以“捷哉仕宦径,贸贸不知由。”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讽刺。这里的“捷哉仕宦径”指的是官场的捷径,即通过贿赂或其他手段获得官职和地位;“贸贸不知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行为的嘲讽和批评。
    最后诗人以“读书果奚益,辛苦被时羞。”表达了对读书的厌倦和失望。这里的“读书果奚益”指的是读书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好处,只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辛苦被时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辛苦读书却得不到回报的失望和沮丧。
    最后一句“我笑而相答,志殊各自求。”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在这里,诗人以“笑而答”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人生不必过于认真,也不必过于执着于某个目标;而“志殊各自求”则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而这些追求和目标可能并不相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