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山间紫溪边,违松别菊几十年。
只今解组赋归去,载寻二物同周旋。
从教藓蔓荒三径,乔木芳苗尚繁盛。
盘桓树底仰高标,傲睨轩中谐逸兴。
平生于尔颇有情,寓目便觉襟怀清。
根跑茯苓斸雪块,蕊茁蓓蕾攒金英。
俗尘到少柴门闭,密叶屯云花绕砌。
翠耸端宜太白巢,黄舒最适渊明意。
非徒抚玩忧暂忘,更怜也解凌冰霜。
梦回半夜生秋籁,节过重阳馀晚香。
朝观夕对当窗牖,心交弗渝还耐久。
懒伴孤山处士梅,惟依彭泽先生柳。
钜干低丛总足怡,时飘苍雪坠东篱。
抡材不愿为梁栋,介寿何妨泛酒卮。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松菊堂为祝参议作
- 注释:为某人所建的松菊堂所作。
- 赏析:诗的开篇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为祝参议所建的松菊堂所作。这种手法使得读者一开始就能够明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基调。
- 铅山山间紫溪边
- 注释:位于铅山县的山间的紫溪边上。
- 赏析:这句描绘了松菊堂的具体地理位置,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自然背景,有助于读者在心中勾画出松菊堂的景象。
- 违松别菊几十年
- 注释:离开松菊堂已有几十年之久。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松菊堂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只今解组赋归去,载寻二物同周旋
- 注释:如今辞去官职,准备回去,同时寻找那两样东西与之相伴。
- 赏析:这里的“解组”意味着退休,而“赋归去”则表示诗人即将离开自己的岗位。通过这句话,诗人传达了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 从教藓蔓荒三径,乔木芳苗尚繁盛
- 注释:即使苔藓长满了三间屋子,树木依然茂盛繁盛。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松菊堂虽历经岁月却依旧生机勃勃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肯定。
- 盘桓树底仰高标,傲睨轩中谐逸兴
- 注释:徘徊在树下仰望高处,傲视轩内激发豪情。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个人在自然美景中的心境变化,从平静到激荡,再到回归平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变化。
- 平生于尔颇有情,寓目便觉襟怀清
- 注释:对于这两样东西(指松菊堂内的植物),我有深厚的感情。看到它们就能使我心胸变得开阔。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松菊堂内植物的深厚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带给自己的内心平静。
- 根跑茯苓斸雪块,蕊茁蓓蕾攒金英
- 注释:根部如同茯苓,生长在雪块之间;花蕾如金色的珍珠聚集在一起。
- 赏析:这句描绘了松菊堂内植物的生长状态,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植物的美丽与生命力。
- 俗尘到少柴门闭,密叶屯云花绕砌
- 注释:世俗尘埃很少,柴门关闭,繁密的树叶环绕着庭院的石砌。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幽美的环境,通过“少”、“闭”、“屯”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氛围。
- 翠耸端宜太白巢,黄舒最适渊明意
- 注释:绿色的山峰挺拔端庄,最适合陶渊明的隐居之地;黄色的树叶舒展自如,最适合他的心情。
- 赏析:这句通过与历史上著名的隐士相比拟,表达了诗人对于松菊堂的喜爱之情。
- 非徒抚玩忧暂忘,更怜也解凌冰霜
- 注释:不仅用来抚摸观赏可以暂时忘记忧虑,更可喜的是它也能理解如何抵御严寒和霜雪。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松菊堂植物不仅美丽而且坚韧不拔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植物的喜爱和赞美。
- 梦回半夜生秋籁,节过重阳馀晚香
- 注释:夜深人静时醒来,听到秋天的声音;过了重阳之后还留有余韵。
- 赏析:这里通过“半夜”、“秋籁”、“余香”等意象,营造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朝观夕对当窗牖,心交弗渝还耐久
- 注释:早晨和晚上面对窗户观赏,心情始终如一,永不改变。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松菊堂的感情之深,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他都愿意在这里欣赏美景并与之相伴。
- 懒伴孤山处士梅,惟依彭泽先生柳
- 注释:我不愿意像孤山上的隐士那样孤独生活,只有依靠彭泽先生的柳树度过余生。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显示了他与松菊堂植物之间的深厚情感纽带。
- 钜干低丛总足怡,时飘苍雪坠东篱
- 注释:巨大的树干弯曲下垂,丛生的枝条总是让人感到愉悦;有时苍劲的雪花会飘落下来落在东边的篱笆上。
- 赏析:通过描绘松菊堂内植物的姿态和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 抡材不愿为梁栋,介寿何妨泛酒卮
- 注释:挑选材料并不想作为梁柱,长寿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不喝一杯酒庆祝一下呢?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松菊堂及其植物的喜爱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