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南睢州人,字孔伯,一字荆岘,号潜庵。
孙奇逢弟子。
顺治九年进士,授国史院检讨。
康熙间,举博学鸿词。
授翰林院侍讲。
历官内阁学士、江宁巡抚。
在苏州废五通神祠,禁妇女游观,不准印售小说。
后官至工部尚书。
治理学,笃守程朱而不薄王守仁。
卒谥文正。
有《洛学编》、《汤子遗书》、《潜庵语录》等。
生卒年:1627-1687
清河南睢州人,字孔伯,一字荆岘,号潜庵。
孙奇逢弟子。
顺治九年进士,授国史院检讨。
康熙间,举博学鸿词。
授翰林院侍讲。
历官内阁学士、江宁巡抚。
在苏州废五通神祠,禁妇女游观,不准印售小说。
后官至工部尚书。
治理学,笃守程朱而不薄王守仁。
卒谥文正。
有《洛学编》、《汤子遗书》、《潜庵语录》等。
生卒年:1627-1687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赏析清代诗人汤斌《饮张尔成少参署中》 1. 高斋竹柏漏声残,促席停杯兴未阑。 - 逐句释义:在高高的书房中,竹子和柏木制成的书架发出的声音渐渐消散,我们停下手中的酒,兴致仍然没有结束。 - 译文:在高大的书房中,竹子和柏木的声音渐渐地消失了,我们的酒杯也停了下来,但兴致并未减退。 - 注释:书房(高斋)中的竹柏声音渐渐消失,表示室内静谧的气氛。 - 赏析
【诗句注释】 1. 蓟门疏雨淡秋阴:蓟门是地名,位于今北京一带。疏雨指雨点稀疏,秋阴指秋日的阴凉。 2. 惟尔斯行:惟斯是语词,意为惟有你。尔是代词,指李子德。行,动词,意为行走。 3. 赋就《上林》才赐第:赋就表示完成《上林赋》的创作后被赐予土地。上林为汉代宫苑名称。 4. 表陈东掖早抽簪:表陈是指呈递表章,东掖是汉代官署名,掌管尚书省,这里指皇宫。抽簪表示拔出簪子。 5. 关河落照乡山迥
夏日咏怀 初夏朝气清,绿阴映竹阁。 好鸟时来集,微风散林薄。 养疴丰暇日,坐卧对云壑。 图书纷几席,茗碗常间错。 偶尔属篇章,怡情志简略。 采药支短筇,寻泉踏芒屩。 岂曰谢浮荣,明志忠淡泊。 抗心怀古人,萧然有真乐。 注释及赏析: 1. 诗句解释: - 初夏朝气清:描述夏日的开始,早晨清新的天气和氛围。 - 绿阴映竹阁:绿色植物的阴凉覆盖在竹制的建筑上。 - 好鸟时来集
诗句原文: 六经万户千门,只慎独两言,上接泗滨,下肩伊洛; 三疏九年再窜,痛引裾一决,晓行岭海,夜渡潇湘。 译文: 《邹浩祠联》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的作品。诗中的“六经万户千门”与“只慎独两言”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古代中国庞大的知识体系和道德规范,以及个人在其中的角色与责任。"上接泗滨,下肩伊洛"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注释: 1. 仙郎起草最知名:仙郎,指吴湖,他起草的文章很有名望。2. 几载搴帷霅上行:几载,几年;搴帷,掀开帷幔;霅,即今浙江湖州市;行,去。3. 按部雨馀香稻晚:按部,巡视各地;香稻,即早稻,晚稻成熟时散发香味;4. 课农花发晓云轻:课农,督促农民耕作;花发,指春风吹拂,使花朵开放;晓云,早晨的云雾;5. 南宫书画添新谱:南宫,指中书省;书法、绘画作品被编成新谱。6. 李相亭台续旧盟:李相
诗句输出 白马西来扫野云,居人谁识旧将军。 译文输出 白马从西方而来扫去野云,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谁能认识那位曾经的将军? 赏析输出: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象。白马代表着吉祥和尊贵,它的出现预示着某种重要的变化或事件即将发生。“西来”二字,暗示了白马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有着特定的目的和意义。“扫野云”则形象地表现了白马的力量和速度,仿佛能够轻易地驱散周围的阴霾和阻碍。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抓住关键句来分析赏析。这道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内容与手法上的赏析。 “赠李映碧先生”,交代了赠诗的背景和对象,点明了作者要表达的主旨。“鲁国遗经火,口传赖伏生”,指出伏生是孔子的弟子,在秦朝的时候,因为儒家经典失火而散佚,后来由他传授下来,因此后世学者都以伏生为儒家经典的传承者。 “九十秦博士,典谟亦已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运用手法等进行分析。“蚤年登朝著,端笏拜彤闱”的意思是:早年就以文才知名,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端笏拜彤闱”意思是说,自己当年进入朝廷时,是以文士的身份,身穿官服,手持笏板,跪拜于殿门之内。“旭日丽黄扉”的意思是说,太阳高照,光辉灿烂地照射在黄色的门上,这里暗含作者对朝廷的向往之情。“维时甘陵部
【注释】 ①向歆:西汉经学家,著有《尚书》等书;彪固:《汉书》的作者班彪、班固兄弟。②兰台:汉代御史台,为掌管文书和记录的重要机关。③载笔石渠里:在汉宣帝时,司马迁曾受诏于石渠阁讲论五经,后人以“载笔石渠”比喻学者从事著述。④文藻:指文学才能。⑤执鞭:驾车时的马夫,这里借指小官。⑥厕身:身居。⑦鸿鹄:大雁。⑧平原:地名。 【译文】 向歆传经学,班彪续《汉书》。家族世业重兰台,千秋之后谁继美?
许乃来是清代诗人。 字逊怀,号菊船,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仁和(今杭州),并在此度过了他的大部分生活。由于其杰出的诗歌作品,许乃来在清代文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许玉瑑是清代诗人,字虞臣,一字起上,号鹤巢。他出生于吴县(今属江苏),是位举人出身,曾历任刑部郎中等职。 许玉瑑的诗作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上都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他的诗作中既有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又有对自然景物如山崖、岩桂、秋气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诗意画意的追求。他的作品在意境上也较为突出,常常通过对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清河南睢州人,字孔伯,一字荆岘,号潜庵。 孙奇逢弟子。 顺治九年进士,授国史院检讨。 康熙间,举博学鸿词。 授翰林院侍讲。 历官内阁学士、江宁巡抚。 在苏州废五通神祠,禁妇女游观,不准印售小说。 后官至工部尚书。 治理学,笃守程朱而不薄王守仁。 卒谥文正。 有《洛学编》、《汤子遗书》、《潜庵语录》等。 生卒年
董文骥是清初的著名诗人,字玉虬,武进人。 董文骥生于明末清初的江南武进,顺治六年(1649)进士出身。他不仅是一位进士,还是一位博学高才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董文骥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变化,他曾官至御史,敢于直言不讳地反映社会问题。在康熙初年,他因直言被迁往甘肃陇右道,但不久后又被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