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涛声天地悲,酸风凄切动愁思。
夫君万里登天日,儿子三秋学语时。
此恨那能消得尽,有缘何处再相期。
晚来独向花前坐,云影涛声天地悲。
【注释】
风哀十首:指杜甫《咏怀古迹》组诗之一。此组诗共十首,写于公元769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是诗人在长安时所作。“风哀”即“咏怀”,是杜甫的自号。这组诗以唐代帝王和将相陵墓的遗迹为题材,表达了对唐朝衰落的痛惜之情。
云影涛声天地悲,酸风凄切动愁思。
云影、涛声:都是自然景物;天地悲、酸风凄切:都是诗人感情的外化。天地悲:指自然界的景象;酸风凄切:指秋风萧瑟、寒风凛冽。
夫君万里登天日,儿子三秋学语时。
万里:指万里之外,泛指南宋朝。夫君,这里指诗人的妻子杨氏,她原籍洛阳,是当时有名的美女;登天日:登上皇帝宝座;儿:我的儿子。学语:小孩学着母亲叫唤的声音。三秋:一年中的秋天,约从立秋到立冬,为期三个月;学语时:指婴儿啼哭出声的时候。
此恨那能消得尽,有缘何处再相期。
此恨:指国破家亡之恨;消得:消除,消解;相期:相会相聚。
晚来独向花前坐,云影涛声天地悲。
晚来:傍晚时分;花前坐:坐在花儿旁边;云影涛声:指云影与水浪交响的声响;天地悲:指大地上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古人古事而抒发自己忧国伤时的诗歌。《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则写了唐玄宗与杨玉环分离后,他登上帝位,儿子长大,又与妻子杨氏分离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思念故人,盼望重逢的心情。全诗四联皆用比兴手法,情景交融地表达出作者的感喟。
首联写诗人在花前独自坐着,听那风中飘荡的云影和水中发出的涛声,想到天地间充满了悲哀之声。诗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国家的命运,感慨万千。颔联写玄宗皇帝登上皇位之后,儿子也长大了,但此时正是他与杨玉环别离之时。颈联写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仍然希望能够重逢,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们无法再见面了。尾联回到现实,写自己独自坐在花前,听到风吹动着云影和水波发出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悲伤。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