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深睡觉三竿雨,水暖听残几个蛙。
隔坐红尘成万里,争教红叶问黄花。
【注释】
千家诗: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编的《太平兴国 淳化 至道四朝诗》中的诗歌选本,共收唐人七言绝句一千首。
门深睡觉三竿雨,水暖听残几个蛙。
“门深”二句:意思是说,在幽静的庭院深处,我独自闲卧在书案旁,任凭窗外绵绵春雨敲打着窗棂,淅沥成声。时近中午,太阳高悬,庭院里绿树荫浓,花木扶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此时,我正倚着书案,手托腮帮,半眯着眼,似睡非睡,悠然自得地听着院中蛙鸣声,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一支优美的乐曲。
隔坐红尘成万里,争教红叶问黄花。
“隔坐”二句:意思是说,隔着座次上的人们,都沉浸在繁华喧闹之中,好像天地之间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一样。这时正值深秋时节,树上的叶子已经泛黄变枯,而院中的菊花依然盛开,颜色鲜艳,傲然绽放。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古人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我的这位朋友已经离乡背井,远赴他乡,不知他现在身在何处,是否也和我一样,在这秋天里,独自欣赏着这一片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一次偶然的春日闲居生活中所写下的一首七绝。全诗写景抒情,寄情寓理,意境深远。
起联以“门深”、“三竿雨”、“水暖”、“听蛙”、“几声”等词语渲染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颔联则由“隔坐”二字生发出一种孤寂之感,并由此引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以“红叶”与“黄花”为题,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思友之情;尾联则由“争教”一词生出无限遐想,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简练而优美,意境开阔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