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思难任。
投闲依道林。
青灯孤客梦,白社旧游心。
斋钵分香积,闲阶狎施禽。
毗耶虽示疾,一室散花深。
【注释】
过放生社:在放生寺的放生会上。公先:和尚的法名叫公先。病:指生病。旅馆:指旅店,旅舍。投闲依道林:寄身于道林和尚处,过着清闲的日子。青灯:青色的灯火。孤客:孤独的人。梦:梦境。白社:佛教语,指佛经。斋钵:僧人吃素,用竹筒盛食,称斋钵。香积:佛教语,指佛供僧的食物。闲阶:寺院中的台阶。狎(xiá)施禽:与鸟儿亲近。毗耶:梵文音译,意译为“净”,即净土。示疾:自称有病。一室散花深:指净土宗的教义,即在心中建立净土。
【赏析】
《送道林法师归乡》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是作者送别高僧道林法师回乡之作,表达了对道林法师深深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开头两句点出送别之事:“过放生社问高公,先病”。这是说作者在放生寺拜访高僧时,得知他身体不适,便问他原因。这里的“过”字,既表明了作者与高僧之间的亲密关系,也表现了他对于高僧的尊敬和关心。“公”字则是对高僧的尊称,表现出了作者对高僧的敬仰之情。“病”字则直接点明了高僧的身体状况,使得读者能够立即感受到高僧所遭遇的困境。
第三句“投闲依道林”,进一步描绘了高僧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投闲”二字,既是对高僧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高僧性格的深刻概括。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而“依道林”三个字则揭示了高僧的信仰追求——皈依佛法,以道修行。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高僧生活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他对高僧的思念之情。第四句“青灯孤客梦,白社旧游心”,描绘了高僧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对着青灯,回忆往昔在佛寺中的种种经历。这里运用了“青灯”、“孤客”、“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高僧内心的寂寞与感慨。同时,“白社”二字则暗示了高僧曾经参加过的佛社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了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五句“斋钵分香积,闲阶狎施禽”,继续描绘了高僧的生活场景。在这里,“斋钵”指的是僧人用来吃饭的工具,而“香积”则是佛教中的一种祭祀仪式,用以供奉佛像或神灵。这两个词汇的出现,不仅展现了高僧的生活简朴,更突出了他对佛法的虔诚信仰。而“闲阶”则是形容寺院中的台阶,这里用来象征高僧所处的清净之地。最后一句“闲阶狎施禽”,则是对高僧与鸟儿亲近的描述,展现了他在大自然中的悠然自得。
最后两句“毗耶虽示疾,一室散花深”,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高僧的深深思念。虽然高僧身体有病,但仍然坚守着佛法的信念,在心中建立了一片净土。这象征着高僧的精神世界如同一片繁花盛开的花园,充满了无尽的美好和希望。这里的“示疾”二字,既是对高僧身体状况的描述,也是对他精神世界的赞美。而“一室散花深”则形象地描绘了高僧的内心世界,如同一场盛大的花事正在举行,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
整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高僧的形象和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高僧的深深敬意和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既真实又感人,既深刻又细腻,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