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膏和蜡炬,送喜入欢房。
敛泪当明镜,扬葩助艳妆。
轻摇翠羽幕,半浸象牙床。
好把冰罗护,留欢待玉郎。
【注释】
秉烛赠所欢:手持蜡烛向心爱的人献上。秉:持。烛:蜡烛。所:所爱的人(指女子)。欢:爱恋的人。
萧膏和蜡炬,送喜入欢房:用萧膏和蜡炬把喜事送到女子的卧室里去。萧膏、蜡炬都是古代用来照明的器物,这里指蜡烛。
敛泪当明镜,扬葩助艳妆:收敛泪水像镜子一样明亮照见自己,举起花朵助于化妆。敛泪:收起眼泪。葩:花,这里指代女子的容颜或花朵。助艳妆:帮助化妆。艳:鲜艳。
轻摇翠羽幕,半浸象牙床:轻轻地摇动翠色的羽毛帐子,象牙床上有一半被水浸湿。
好把冰罗护,留欢待玉郎:最好用冰丝的罗巾保护她,让她在欢愉的时候等待心爱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情思的诗,从诗的内容来看,此女为闺中之女,其情深意切,缠绵悱恻,全诗语言清丽,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第一句写赠烛。“萧膏”,即萧管发出的声响,古人常以“萧膏”形容歌声。“蜡炬”则是一种燃点后能发出光亮的长形蜡烛。这里将“萧膏”与“蜡炬”并称,可见赠物者对受赠者的感情十分深厚。“送喜入欢房”一句说明赠送礼物的原因,是为了让受赠人快乐,从而得到爱情。
第二句写赠物。诗人巧妙地用“敛泪”一词来形容受赠女子的神情。“敛”本意是收敛,此处却是指含泪,因为受赠女子看到这份心意之后,不禁流下两行热泪。而“明镜”在这里指的是镜子,因为女子在流泪时会用它来映照自己,以便更好地照见自己的美貌。
三、四句则是进一步描写赠物的行为。“扬葩”指的是展开鲜花,而“助艳妆”则意味着鲜花作为化妆品,可以增加女性的美貌。这里的“扬葩”与前两句的“敛泪”相呼应,表现出赠物的用心和细致。
五、六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翠羽帐子轻轻摇晃,象牙床上也有水珠滑落。这既表现了女子对这种情景的喜爱,也暗示了她在收到这份礼物时的欣喜之情。
尾联“好把冰罗护”,是女子对赠礼者的感谢之情。冰罗是一种质地轻薄而透明、凉爽的布料,它可以用来保护娇嫩的肌肤免受外界刺激。而“留欢待玉郎”,则是女子对赠礼者的期待和希望。玉郎在这里指的是心仪的男子,也就是她的爱人。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