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甘懒拙,飒沓误儒冠。
短剑空存铗,敝裘宁耐寒。
戒途犹渺渺,顾径且盘盘。
即未离乡井,已怀行路难。

【注释】

将北征:将要出征。上侍御:官名,掌侍从皇帝左右。老师:对年长者的敬称。

飒沓(sà tè):形容马疾行的样子。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

铗:剑的别名。敝裘(bì qiú):破旧的皮衣。耐寒:能够抵御寒冷。

戒途:指旅途中的危险和困难。盘盘:曲折迂回的样子。

即未离乡井:还没有离开家乡或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年(755)春,因安史之乱,从长安逃难至风翔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的痛恨和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两句写自己不愿应征出征,但无奈已应征而出征。“自怜”二字点明主题,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之情。

颔联写自己的武器虽多却无用武之地。“飒沓误儒冠”,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颈联写路途艰难,前途渺茫。“戒途犹渺渺”,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恐惧。“顾径且盘盘”,则表现了诗人对未知道路的迷茫和困惑。

尾联写虽然还未离开家乡,但心中已经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无奈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以及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