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劳真梦梦,四十未知非。
觉路瞻犹远,空门暂可依。
戒香莲漏永,清梵宝林微。
胜地此为别,长谣始愿违。

这首诗是北征上侍御老师时所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尘劳真梦梦,四十未知非。(注释1)
  • “尘劳”指世俗的烦扰与劳累,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世间事务的厌倦。
  • “真梦梦”表示诗人感到一切都是一场梦,暗示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 “四十未知非”表达了诗人对于年龄的增长和人生经验的积累感到困惑和不确定,四十岁的人可能还未找到生活的方向或意义。
  1. 觉路瞻犹远,空门暂可依。(注释2)
  • “觉路”指的是觉悟的道路,即达到真理或悟性的途径。
  • “瞻犹远”意味着这条路似乎遥不可及,诗人感到迷茫和无助。
  • “空门暂可依”表明在当前情况下,暂时可以依靠某种信仰或精神上的寄托来寻求安慰。
  1. 戒香莲漏永,清梵宝林微。(注释3)
  • “戒香”指寺庙中焚香以示虔诚的行为,这里象征着内心的修行和净化。
  • “莲漏”是指佛教中的计时器,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清梵”指的是清净的梵音,即佛教的经文或咒语。
  • “宝林微”可能是指寺庙周围的环境,虽然宁静但显得微弱,意味着外在世界的纷扰和内在的宁静之间存在矛盾。
  1. 胜地此为别,长谣始愿违。(注释4)
  • “胜地”指的是佛教圣地,如寺庙、禅林等。
  • “为别”意味着在这里将结束或告别。
  • “长谣始愿违”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以来的心愿或期待即将实现或改变的感慨。这里的“长谣”可能是指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精神世界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无常的感悟。诗人以“尘劳真梦梦”开头,强调了现实中的烦恼和虚幻,而“戒香莲漏永”则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望,形成了鲜明对比。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