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投荒店宿依营,半月山邮与水程。
海外萑符方伏寇,江干流徙为逃兵。
城过五漏门犹闭,日上三竿客未行。
满眼风尘成底事,可怜书剑误儒生。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作者在旅途中即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朴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一联:投宿荒店,寄身营房,半月山邮与水程。“食投”“宿依”写出了诗人的行程,也暗示了其处境的艰辛与无奈;“半月山邮”表明诗人所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而“水程”则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是河流纵横交错之处(如江西赣江流域),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身处偏僻之地,且交通不便利。

第二联:海外萑苻方伏寇,江干流徙为逃兵。“萑苻”指盗贼,这里指强盗,“伏寇”指潜伏的盗寇。“江干”指长江岸边,“流徙”意为被迫流亡,“逃兵”是指被迫逃亡的军队。这两句写诗人所见之景,诗人看到海外有盗贼伏藏,江边有人流亡为兵,可见当时战乱频繁。

第三联:城过五漏门犹闭,日上三竿客未行。“城过五漏门”指的是城门破损严重,无法通行,“五漏”在这里比喻城门,“犹闭”说明城门仍然关闭着,“日上三竿”指的是太阳已经升到半空,“客未行”则是说客人没有离开,也就是说客人还在家中。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典型的场景——城门虽然破损但仍然紧闭,太阳升起了但客人依然未动,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第四联:满眼风尘成底事,可怜书剑误儒生。“满眼风尘”指的是满眼都是风尘,“成底”表示原因、结果等,“可怜”是遗憾的意思,“儒生”是古代读书人的意思,这两句写诗人所见景象,诗人看到满眼皆是风尘,不禁感到惋惜和遗憾,因为自己原本可以依靠读书做官来成就一番事业,却因为战乱而失去了机会,所以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辜负了曾经的梦想。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诗以“旅况”为题,描绘了作者在雷阳道中即景抒情的情景。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朴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食投荒店宿依营,半月山邮与水程。”

“食投”意思是吃住,“荒店”是旅店,“宿依营”是寄宿在军营里。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旅行路线和住宿情况。半个月前,诗人还在山路上行走,后来因为战事等原因而不得不在路边搭建帐篷住宿,并投宿在一个军营里。这两句诗既交代了诗人的旅行路线,也表现了他的无奈和辛酸。

颔联:“海外萑符方伏寇,江干流徙为逃兵。”

“海外”指的是遥远的地区,“萑苻”是指盗贼,“伏寇”指的是潜伏的盗寇。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由于战乱频繁,海外有强盗潜伏,江边有人流亡为兵。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担忧。

颈联:“城过五漏门犹闭,日上三竿客未行。”

“城过五漏门”指的是城门破损严重,无法通行,“五漏”在这里比喻城门,“犹闭”说明城门仍然关闭着,“日上三竿”指的是太阳已经升到半空,“客未行”则是说客人没有离开,也就是说客人还在家中。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典型的场景——城门虽然破损但仍然紧闭,太阳升起了但客人依然未动,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尾联:“满眼风尘成底事,可怜书剑误儒生。”

“满眼风尘”指的是满眼都是风尘,“成底”表示原因、结果等,“可怜”是遗憾的意思,“儒生”是古代读书人的意思,这两句写诗人所见景象,诗人看到满眼皆是风尘,不禁感到惋惜和遗憾,因为自己原本可以依靠读书做官来成就一番事业,却因为战乱而失去了机会,所以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辜负了曾经的梦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雷阳道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