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迹城市久,不能事远耕。
为园向东皋,今岁始得成。
编麻插疏篱,周折互相撑。
开畦列高下,凿沼注清泠。
细雨鱼儿长,菜甲亦以生。
钓鱼持作馔,剪蔬持作羹。
邻父偶然过,不用相逢迎。
浊醪出行厨,对酌还尽倾。
虽谈不甚解,而自爱其情。
从此罢琴书,来读种树经。
【注释】
托迹:寄身。东皋:东面的田陇,代指田野。编麻:用麻搓成绳子,编成篱笆。疏篱:稀疏的篱笆。鱼:指鲤鱼。长:生长旺盛。菜甲:指韭菜。羹:汤。邻父:邻居的父亲。浊醪:浓浊的酒。种树经:种植树木的书或法典。
【赏析】
这首诗是写作者在城市中经营菜园的情景。诗分两大部分。前六句写经营菜园;后六句写与邻居父老交往。
诗人把经营菜园当作一种高雅的“事远耕”,以陶渊明自况,表明自己志趣高雅,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经营的菜园是“为园效陶体”式的,有疏篱、高下畦、清池沼等,显示出诗人高雅的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人把经营菜园看作是一种雅事,但并不是不关心农事,只是“托迹城市久”,不能像农民那样躬亲耕作。所以,他经营的菜园也颇见规模,如《为园效陶体》中的“编麻插疏篱,周折互相撑”,“周折”即曲折,说明诗人经营菜园时注意了道路的曲折,以便便于来往。他又开辟了菜畦和池塘,并凿深水,注清冷的水,使鱼虾长养,蔬菜繁茂。
诗人经营的菜园既大又美,因此吸引了邻里父老前来观赏。他们“偶然过”,便来到诗人的菜园里游玩。诗人对他们的到来并不设帐接待,而是“不用相逢迎”。这说明了诗人不拘礼数、不重形式的性格。他与邻居父老饮酒聊天,谈笑风生。尽管彼此都不甚了解对方,但彼此之间都十分喜爱自己的感情。最后,诗人从与邻居父老的交往中体会到了一种乐趣:“虽谈不甚解,而自爱其情。”于是便罢琴弃书,专心读起了有关种植树木的书籍,从中获得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