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四海五经年,制得沉香黑角冠。
土人笑指私相诧,赠我抺额青花缦。
白藤细笠黄皮屐,我今暂与俗相安。
从来入俗须从俗,且与扬波泛其澜。
万安藤枕细且滑,定安草簟冰纹寒。
携之花阴供午睡,要与家山一样看。
海风啸林夏不热,荔枝五月遍冈峦。
脱冠戴笠游其下,新衣黎葛轻如纨。
三杯粘酒颓然醉,先生颜赛荔枝丹。
倾筐倒来携满袖,饱啖还解带围宽。
东坡韶腹佞其舌,作词翻笑海翁酸。

这首诗是作者在谢欧阳晦夫时所作,描述了与友人一起游览荔枝山的经历。下面是逐句翻译以及赏析:

  1. 摘荔枝和谢欧阳晦夫(摘荔枝)
    译文:我每年四处游历,制作了沉香黑角的冠帽。
    注释: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 土人笑指私相诧,赠我抺额青花缦(赠我青花布头巾)
    译文:当地人嘲笑我们的穿着,给我赠送了一条抹额的青色丝织品。
    注释:抺额是一种古代汉族妇女头上的一种饰物,用青蓝或翠绿色的丝绢制成。

  3. 白藤细笠黄皮屐,我今暂与俗相安(白藤、黄皮屐)
    译文:我现在暂时与世俗相安,头戴白藤制的帽子,脚蹬黄色的木屐。
    注释:白藤指白色的藤条,这里指白色帽子。黄皮屐即黄色的木屐。

  4. 从来入俗须从俗,且与扬波泛其澜(随大流)
    译文:自古以来进入世俗生活,就得顺应世俗,暂且随波逐流吧。
    注释:扬波泛其澜指随着波浪起伏,比喻随大流。

  5. 万安藤枕细且滑,定安草簟冰纹寒(万安、定安的藤枕和草席)
    译文:我使用的万安藤枕质地细腻光滑,而定安草席则冰凉如霜。
    注释:万安和定安都是地名,这里指代当地的藤制和草制寝具。

  6. 携之花阴供午睡,要与家山一样看(午睡时带着这些物品)
    译文: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会带着这些藤枕和草席去欣赏家乡的风景。
    注释:家山指作者自己的家乡。

  7. 海风啸林夏不热,荔枝五月遍冈峦(海风呼啸林中,夏天并不热,荔枝五月遍布山峦)
    译文:海边的风吹过茂密的树林,夏天并不算炎热,荔枝五月时遍布山岭。
    注释:啸林指风声如啸。冈峦指山岭。

  8. 脱冠戴笠游其下,新衣黎葛轻如纨(脱下帽子戴上草帽)
    译文:我脱下帽子戴上草帽,换上黎族的麻布衣裳,感觉轻盈如纨扇一般。
    注释:黎是黎族的简称。

  9. 三杯粘酒颓然醉,先生颜赛荔枝丹(喝三杯酒之后醉倒,先生的容貌好像荔枝般红润)
    译文:喝了三杯酒后我醉倒了,先生的面容好似荔枝般红润。
    注释:三杯粘酒指喝了三杯酒。颓然醉指醉酒的样子。颜赛荔枝丹指容颜美丽得就像荔枝那样鲜艳。

  10. 倾筐倒来携满袖,饱啖还解带围宽(把一篮子荔枝倒进袖子里,吃了很多还觉得腰带宽松)
    译文:我把一篮子荔枝倒进袖子里,吃了很多还觉得腰带宽松。
    注释:倾筐倒来指将一篮子荔枝全部倒入袖子里,倾筐指倒掉筐里的水果。携满袖指将水果装进袖子里。饱啖指吃得很多,啖即食。解带围宽指衣服松垮,形容吃饱后身体舒适。

  11. 东坡韶腹佞其舌,作词翻笑海翁酸(东坡有口才善于应对,作词讥讽像海翁般的酸文)
    译文:苏东坡机智善辩,擅长应对各种情况,他的词作让人读起来像是酸溜溜的海翁。
    注释:东坡指苏轼,他以口才著称。韶腹指口才好。佞其舌指善于应对。翻笑海翁酸指讽刺像海翁一样的酸文人。

这首七绝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荔枝山下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诗中通过描述荔枝、草席、藤枕等物品,传达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