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拔终同禹凿存,折盘双磴竦云根。
青天鸟没仙人掌,黑骨龙归箭栝门。
寒落云泉摇暝影,晴开石镜见秋痕。
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

注释:

峭拔:形容山峰陡峭高耸。终同禹凿存:与大禹开山劈石的壮举相媲美。折盘双磴,竦云根:形容山势险峻,有如盘绕在云端的阶梯。青天:形容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彩。仙人掌: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山巅。黑骨龙归箭栝门:形容山势险峻,如同龙归箭栝门。寒落云泉摇暝影: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晴开石镜见秋痕:形容晴天打开石镜,可以看到山间的秋色。嶙峋:形容山石的多孔而参差不齐的形状。迟子:指作者的朋友郑同夫。重来:再次来访。细论:详细讨论。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篇。诗人通过描绘庐山山势之奇险以及日出、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联“峭拔终同禹凿存,折盘双磴竦云根”描述了庐山的山势陡峭,与大禹开山劈石的壮举相媲美。这里的“峭拔”和“终同禹凿存”表达了诗人对庐山山势的高度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颔联“青天鸟没仙人掌,黑骨龙归箭栝门”描绘了日出、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色。这里的“青天”、“鸟没”和“仙人掌”都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而“黑骨龙归箭栝门”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险峻。

颈联“寒落云泉摇暝影,晴开石镜见秋痕”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寒落”和“晴开”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化,而“云泉摇暝影”和“石镜见秋痕”都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尾联“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再次相见的期待。这里的“诗成待刻鳞峋上”意味着诗人已经写好了诗,等待着朋友回来一起欣赏;而“迟子重来与细论”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见的期盼。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又展现了庐山的壮丽风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