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先
注释: 一春不见暖融天,自是要荒气候偏。 地上的雪花原来是雨,满地榆荚却不成钱。 塞上曲:边塞上的民歌。 塞(sài)上:边塞。 一春:整个春季。 暖融天:温暖融化了天空。 自要:自然要。 要:通“仰”,仰赖。 偏:偏颇。 落地:降落到地面上。 榆荚(yú jué):榆树果实。 原是:原来是。 雨:名词用作动词。 漫天:漫无边际。 榆荚不成钱:比喻榆树果实像小钱一样不值钱。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一位乡村官员生活状态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1. 家世本山丘,事业惟田畴。 - 家世:出生或开始时的家庭背景。 - 山丘:指乡村或农村环境。 - 事业:职业或工作领域。 - 田畴:农田田地。 2. 经年一到县,半生不到州。 - 经年:经过多年。 - 一到县:一年中只到过一次县城(县级行政区划)。 - 半生不到州:一生中只在一个地方居住过,没有去过其他城市或省份。 3.
村游晚归感怀 青山衔半日,别去莫淹留。 烟敛孤村晚,芦残两岸秋。 僧归山后寺,人倚夕阳楼。 篱菊寒犹艳,邻牛夜不收。 傒奴为候吏,驽骑胜鸣驺。 世态如云变,年光逐水流。 塞翁非失马,庄叟叹牺牛。 横笛吹新恨,寒砧捣旧愁。 食场驹皎皎,在野鹿呦呦。 谤以虚名起,官因愚直休。 心长驰北阙,衰不梦东周。 日损潘郎貌,霜凋季子裘。 诗惭何水部,狂学白江州。 鸿宝终须献,明珠且莫投。 山精何处采
以下是对李开先《田家乐二首》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分析: 1. “四十归田已是迟”:“四十”指的是年纪,这里指的是人到四十岁才选择归隐。“归田”指的是回归田野,不再追求官场生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年华老去、错过青春年华的遗憾。 2. “田家乐处有谁知”:“田家乐处”暗示了一种田园生活的乐趣,而“有谁知”则表达了这种乐趣不被世人理解或欣赏
《田家乐二首·田边绿树是吾居》的诗句释义为“田间的绿色树木构成了我的居所,我行坐歌唱并不需要书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句原文: 田边绿树是吾居, 行坐歌讴不著书。 莫笑老农滋味薄, 钓来盈尺有溪鱼。 - 诗句释义: 1. “田边绿树是吾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绿色的树木环绕在田间,象征着自然和安宁。这里的“吾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
诗句释义 1 登高欲穷千里目 - 描述诗人站在高处,希望可以尽览远方的景色。 2. 愁云低锁衡阳路 - 形容天空中的忧愁像乌云一样,覆盖了通往南方的道路。 3. 鱼书不至雁无凭 - 指书信未能到达,没有依靠。 4. 几番空作悲愁赋 - 多次尝试写下悲伤的诗文。 5. 回首西山月又斜 - 回头望向西边(可能是指月亮的方向),月亮已经倾斜了。 6. 天涯孤客真难渡 - 形容自己作为一位孤独的旅人
塞上曲百首 黄河万里障边隅,黠虏年来谋计殊。不用轻帆与短棹,浑脱飞渡只须臾。 注释:塞上曲是指边塞的军歌。塞上曲百首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组边塞歌曲。黄河:指流经中国北方的黄河。万里:指河流的漫长和广阔。障边隅:在边远地区设防,防御敌寇入侵。黠虏:狡猾的敌人。年来:指近来。谋计殊:计谋策略不同一。浑脱:一种古代骑兵使用的马鞍,形状像马镫而高起,可以固定在马上,便于骑手活动身体。飞渡:迅速渡过
【注释】 城:指边塞。练兵:《左传》“子余练师。”《汉书·匈奴传》,“匈奴之来气盛而往衰。”即练兵也。燕然石:在今内蒙古杭爱山北,汉时有燕然山刻石。平胡:指平定匈奴。大将:指霍去病,汉武帝时为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其秋,上(汉武帝)狩于雍,有司请封禅。天子不应。而太史官有言:‘封禅者不吉。’上有仙童告祠官,祠官乃对曰:‘自五凤以后,天戒屡下矣。今年乃终章之岁耳。’”。
破虏山前今再经,晓行尚有两三星。 日高始辨朱旗色,风起犹闻战血腥。 注释:在破虏山的前面,今天我第二次经过。清晨行走时,还能看到天上有两三颗星星。太阳升到最高点时,才分辨出那是红色的旗帜。风吹起时,还可以听到战场上传来的血腥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破虏山上再次经过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以清晨的星辰和夕阳下的红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紧张的氛围
《塞上曲》探踪偶遇 李开先的《塞上曲一百首(其七)》中,“探踪偶尔近龙堆,黑雾黄云冻不开”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寒冷而荒凉的景象。诗中提到“探踪偶尔”,意味着这是一次偶然的探访,地点靠近“龙堆”,这里的“龙堆”很可能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土地。 “黑雾黄云冻不开”形容了天气的恶劣与环境的闭塞,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浓厚的黑雾和黄云所笼罩,使得这片土地无法轻易打开,如同被冰雪封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