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先
秋深村况三首 农休事简人多醉,风静秋深虫独喧。 城市自然闲客少,过时不见款柴门。 注释: 1. "农休事简":农业休息时没有太多的事情,可以放松一下。 2. "人多醉":由于农休息,村里的人也多了起来,大家都在喝酒庆祝。 3. "风静秋深":秋天的天气很平静,秋风很凉爽。 4. "虫独喧":秋天的虫子也开始活动了,它们在草丛中发出叫声。 5. "城市自然闲客少":城市的人们因为工作繁忙
元夕邀客赏灯兼听筝笛二乐 上元节,又是新年的节日。狂饮高歌,沉醉不醒。 橘酒生春,连续喝了一百杯酒,莲灯照夜,足有上千个篝火通明。 风前铁笛,三弄之后仍心有不甘,月底银筝,一搊之后也未停手。 听彻《落梅》和《出塞》,居人自然不会为此而忧愁。 译文: 元宵节又逢新年佳节,我与友人纵情欢唱,直到醉倒。 用橘酒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一口气喝了许多杯,用莲花灯照亮了整个夜晚,篝火连成一片。
诗句解释: 1. 春日雪宴 - 描述了在春天举办的一场宴会,以雪为主题。 2. 雪宴聚名姬 - 聚集了许多有名女子参加宴会。 3. 旋教春雪词 - 随即教授了关于春雪的词作。 4. 歌喉杂鸟弄 - 歌唱时声音模仿小鸟的叫声。 5. 舞态荡蛛丝 - 舞蹈姿态像蜘蛛丝一样飘逸。 6. 乐歇呵纤指 - 音乐停止时,用手指轻轻一挥。 7. 轩明映玉肌 - 明亮的窗户映照出女子如玉般的肌肤。 8.
【诗句解读】 1. 范张二姬弹筝,指的是古代两位著名的女子弹奏筝乐,她们是范增和张良的妹妹。 2. 豢养小双鬟,粆筝特入玄,粆是一种珍贵的香料,这里指女子们的发型,用香料来打扮她们的头发。粆筝则是指她们弹奏的筝,这种筝非常珍贵,被收藏在玄色(即黑色)的箱子里。 3. 雁排金粟柱,鹤唳紫丝弦,这两句描写了弹奏筝乐的场景。雁排金粟柱形容筝上的雁形装饰排列得整齐有序,仿佛大雁飞翔时的样子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作者借“春夜”为题,描写了春天夜晚的景色以及自己此时的心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首句写宝鸭炉里初泛的香气,第二句写铜壶滴漏声渐响,第三句写听到雨点打在竹上的声音,第四句写惜花惜风,第五六句写燕无言而鸦未啼,第七八句写春宵寂寞,最后以等待朝霞作结。 【答案】 译文: 宝鸭香炉中刚刚泛出一缕清香;铜壶滴水声渐渐响起。 我睡得很轻,听到雨打竹林
归休家居病起蒙诸友邀入词社 诸友俱能作,如吾何所知。 强推为会长,深愧不相宜。 《玉树》多悲调,《竹枝》亦俗词。 口占南北曲,即席付歌儿。 【注释】 ①“诸友”三句:意思是说在座的朋友们都是会作词的人,而作者自己则对诗词一窍不通。②“强推”三句:意思是作者推辞会长之职,说自己不称职不合适,因为大家的作品都如此优秀。③《玉树》二句:《玉树后庭花》,南朝陈亡国之音;《竹枝》,唐代乐府民歌
家世本山丘,事业惟田畴。 经年一到县,半生不到州。 赴斋乘牝马,宰社椎肥牛。 爟干一雨足,谈笑复歌讴。 多收十斛麦,心轻万户侯。 黍谷归仓廪,高声便唱筹。 历书不会看,何以辨春秋。 花开是春种,花落是秋收。 晦前月如盘,朔后月如钩。 胸中无别虑,身外复何求。 吾惟曾作吏,浸淫有智谋。 若是终田舍,此老共为俦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青山衔半日,别去莫淹留。 烟敛孤村晚,芦残两岸秋。 僧归山后寺,人倚夕阳楼。 篱菊寒犹艳,邻牛夜不收。 傒奴为候吏,驽骑胜鸣驺。 世态如云变,年光逐水流。 塞翁非失马,庄叟叹牺牛。 横笛吹新恨,寒砧捣旧愁。 食场驹皎皎,在野鹿呦呦。 谤以虚名起,官因愚直休。 心长驰北阙,衰不梦东周。 日损潘郎貌,霜凋季子裘。 诗惭何水部,狂学白江州。 鸿宝终须献,明珠且莫投。 山精何处采,石髓杳难求。
四十归田已是迟,田家乐处有谁知。 莺花作主今朝事,鸡黍邀宾隔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