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下长浦,玉手把荷叶。昔日妾似花,今朝花笑妾。
妾年十四盛铅华,不数城南大道家。蜀锦吴绫耀朝日,兰闺一步犹嫌赊。
人言嫁向儿家好,不悟儿家重金宝。当时学得十三腔,只今遗落如风扫。
易州青铜碧窗内,照去照来自不爱。琼佩鞶囊若有知,羞向侬家腰下带。
曲槛蔷薇袅袅新,池亭明日委芳尘。东邻少妇常悲泣,不怨儿家轻薄人。
【注释】:
下长浦:在长江南岸,为游览胜地。
玉手:比喻美人的柔纤白腻的手。
昔日妾似花:指从前自己像一朵鲜花一样美丽鲜艳。
妾年十四盛铅华:指自己十四岁时正值青春年少。铅华:古代女子用来涂饰脸面的粉黛。
不数城南大道家:不比南城(长安)大街小巷的富庶人家。
蜀锦吴绫耀朝日:蜀锦、吴绫都是贵重的丝织品。耀,光彩照人。朝日,早晨的日光。
兰闺一步犹嫌赊:形容富贵之家豪华奢侈的生活。兰,香草。闺,内室。
人言嫁向儿家好,不悟儿家重金宝:别人说嫁给有钱人家很好,却不知道有钱人家看重的是金钱和财物。
十三腔:指十三岁开始学的歌调。
易州青铜碧窗内,照去照来自不爱:易州的青铜器放在碧绿的窗户里,从里面看去是翠绿色的,从外面看去却是黑灰色的。
琼佩鞶囊若有知,羞向侬家腰下带:如果有灵性的宝物知道羞耻,它应该羞于把自己佩在身上而不是挂在腰带上。
曲槛蔷薇袅袅新:曲折的栏杆边盛开着娇嫩的蔷薇。
池亭明日委芳尘:池塘上的亭台明天就要被抛弃在尘埃之中了。
东邻少妇常悲泣,不怨儿家薄幸人:隔壁的少妇经常哭着说:“我丈夫薄情寡恩啊!”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怨情诗,通过描写歌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她与情人分别后的苦闷心理,表现了歌伎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全诗共八句,前六句写歌伎昔日之美好,后两句写歌伎今日之愁苦。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如”蜀锦吴绫”喻其华丽服饰,”不数城南大道家”指其出身富贵之家,等等。诗人通过对比,使歌伎昔日之美好与今日之愁苦鲜明对照,突出了歌伎对封建礼教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