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混游西池,休文宿东园。我曾醉卧君园里,至今魂梦犹腾翻。
当时春色初蓓蕾,况有千金丽人在。蕙兰吐气光绕身,一曲能令壮心改。
池水涟漪镜靓妆,鎏金宝鸭焚都梁。陶然不知其处所,但见娟娟花月来东墙。
人生好会易暌阙,一别杨花几经歇。美人眇眇春水长,万里斜阳坐西没。

【注释】:

胡明府,即诗人的朋友。书来道旧,指友人写诗寄给作者。抚然,怅然。怃然,失意的样子。

谢混(314~385),晋朝大臣。字叔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文学家、美男子。曾为建威将军,后隐居会稽。

休文,指谢晦。《宋书·谢晦传》:“晦字休文。幼而俊迈,有识具,善尺牍。”《南史·谢晦传》:“晦少以清正知名,历位显达,未尝苟得,为世名望。”

醉卧,指与谢混同游。君园,指谢混的西池。

蓓蕾,花骨朵。

千金丽人,指谢混的妾。

蕙兰,香草名。光绕身,指香气四溢。

宝鸭,一种铜制的食器。

都梁,古代乐器。

陶然,快乐的样子。

处所,所在之地。

娟娟,形容花月美丽。

暌阙,别离。

杨花,柳絮。歇,停息。

眇眇,渺远。水长,指春色已逝。

斜阳,指落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昔日好友谢混在西池和东园中宴饮赏花情景的怀念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易逝等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谢混在西池和东园中的宴饮情景;第二部分写诗人与谢混共游时的欢乐心情;第三部分描写谢混的美貌和才情;第四部分表达诗人对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第一部分“胡明府书来道旧花园之游”,开篇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诗人和朋友共同游历过的那个花园。接着用“抚然作歌”四字,表达了诗人因回忆过去而感到的怅然若失之情。这一部分描绘了诗人与谢混在宴会上的欢声笑语,以及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我曾醉卧君园里”至“一别杨花几经歇”,诗人回忆自己曾经与谢混一起在花园中游玩的情景。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过去的美好时光与现实的分别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谢混的美貌和才情,进一步突出了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

第三部分“美人眇眇春水长”,诗人继续回忆与谢混的友谊。这里,诗人用“美人”一词来形容谢混的美貌,用“春水长”形容她的魅力难以抵挡。这一部分不仅展现了谢混的美丽形象,也为下文的离别增添了伤感色彩。

第四部分“万里斜阳坐西墙”,诗人以自己的离别作为结尾。这里,他用“万里”一词描绘了自己与谢混之间的距离之遥远,用“斜阳”一词形容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一部分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又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易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