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昔日高入云,云中摇曳留仙裙。
千金良夜世争死,一曲纤歌天喜闻。
春风着人不肯久,红丝牵作田郎妇。
田郎重田不重娇,宝瑟银筝敝如帚。
五月雨多苗生慎,荷锄下田学破苗。
尺布笼头汗洗面,望树不得乘凉飙。
田郎击鼓促工急,偷向溪边背花立。
回身照水不自识,水底何人相对泣。
归来沿路收堕枝,恐畏明朝炊泬糜。
少年宝马谁相问,十里芳尘风外嘶。
诗句解读
1 红楼昔日高入云,云中摇曳留仙裙。 - 描述了古代的红楼建筑高入云端,其上飘扬的裙子如同仙人留下的衣裙。
- 千金良夜世争死,一曲纤歌天喜闻。 - 描述在富贵的夜晚,人们为了追求音乐而不惜牺牲生命,甚至听到美妙的歌声时会非常高兴。
- 春风着人不肯久,红丝牵作田郎妇。 - 春天的暖风使人不愿停留太久,于是红丝被用作牵引,将女子变为了田郎的妻子。
- 田郎重田不重娇,宝瑟银筝敝如帚。 - 强调农田劳作比娇艳的女子更受到重视,旧的乐器宝瑟和银筝已经破旧如扫帚。
- 五月雨多苗生慎,荷锄下田学破苗。 - 提醒人们在雨季要注意农事,小心不要破坏作物的生长。
- 尺布笼头汗洗面,望树不得乘凉飙。 - 描述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由于天气炎热,只能用布料包裹头部,汗水湿透了脸庞,但无法享受树荫带来的凉快。
- 田郎击鼓促工急,偷向溪边背花立。 - 描述田夫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偷偷地跑到溪边背起花朵站立。
- 回身照水不自识,水底何人相对泣。 - 描述田夫回头时看到水中的影子,却认不出那是谁,因为水底的影子与自己相对哭泣。
- 归来沿路收堕枝,恐畏明朝炊泬糜。 - 描述田夫在回家的路上收集掉落的树枝,担心明天做饭时没有材料。
- 少年宝马谁相问,十里芳尘风外嘶。 - 描述年轻人骑着好马去询问,而他们的车驾扬起的尘土在远处随风飘散。
译文对照
- 昔日红楼高入云,云中留仙裙飘飘。 - 昔日的红楼建筑高耸直入云端,楼上飘逸着像仙人一样的裙子。
- 世间争抢黄金夜,一曲歌声传天边。 - 世间的人们争相争夺宝贵的黄金,只为一睹那美妙的歌声能传遍天际。
- 春风拂面不长久,红丝牵作农妇家。 - 春风吹拂着人的脸颊,但时间短暂,红丝线被用来把女子变成农妇。
- 农夫重耕轻娇女,古物已弃如废帚。 - 农夫们更重视耕作而非娇媚的女性,旧时代的乐器已经破旧到像扫帚一样。
- 雨季来临须谨慎,农事繁忙要留意。 - 到了五月的雨季,农事需要格外小心谨慎,不能破坏作物生长。
- 劳动辛苦汗流背,树下乘风凉无几。 - 农民在田间劳作,汗水湿透衣服,树下的树荫也无法带来多少凉意。
- 挥舞木槌催工忙,悄悄往溪边站。 - 农夫挥动木槌催促工作尽快完成,然后悄悄地走到溪边站着。
- 转身凝视水面里,却不知人影何处。 - 农夫转身望向水面,却不知道水中映出的人影是何人。
- 归途捡拾落枝丫,心忧明日饭难煮。 - 农夫在归家的路上捡拾掉落的树枝,担心明天做饭时缺乏材料。
- 骑马少年问前程,车后尘烟远飘荡。 - 年轻的骑马人询问未来的路途如何,而他们扬起的车后尘埃在远方飘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者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情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考,呼吁人们关注农村的生活状况,关心农民的利益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