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平生鄙贰师,酒酣弹剑复扬眉。
堂中养就三千士,白日报仇人不知。
注释:壮志豪情的侠客鄙夷那些身居高位却贪图名利的贰师将军;酒后挥剑,豪气冲天。
在朝廷中培养三千名勇士,白日里报仇雪恨,但人们却不知道。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作者豪情壮志的诗歌。诗中以“侠客”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侠客的形象,他饮酒后挥剑豪放,充满激情和勇气。诗中的“侠客行”四字也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壮志平生鄙贰师,酒酣弹剑复扬眉。
堂中养就三千士,白日报仇人不知。
注释:壮志豪情的侠客鄙夷那些身居高位却贪图名利的贰师将军;酒后挥剑,豪气冲天。
在朝廷中培养三千名勇士,白日里报仇雪恨,但人们却不知道。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作者豪情壮志的诗歌。诗中以“侠客”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侠客的形象,他饮酒后挥剑豪放,充满激情和勇气。诗中的“侠客行”四字也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漫兴》 世事如蕉鹿,悠悠那可凭。 徉徜自有适,疏懒任无能。 酒贳东邻老,书来北岳僧。 身同猿狖侣,长啸向烟藤。 注释: - 世事如蕉鹿:比喻世间的事务如同变幻的云烟,难以捉摸。 - 悠悠那可凭:表示对世间事物的无奈和迷茫。 - 徉徜自有适:指自己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 - 疏懒任无能:形容自己懒散,无为而治。 - 酒贳东邻老:购买酒菜请邻居老人喝。 - 书来北岳僧:收到从北方来的僧人寄来的书信
吴中杂兴 家在临泽国,疏柳画楼边。 野屿烟藏寺,湖田水接天。 莼鲈时入馔,箫鼓晚归船。 诗酒留连地,风光易岁年。 【注释】 1. 人家:这里指诗人自己。 2. 吴中: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3. 杂兴:即随感之作。 4. 家在临泽国:指家乡位于临泽县一带,临泽是汉代的一个县,属会稽郡。 5. 疏柳:稀疏的柳树。 6. 画楼:装饰精美的楼阁。 7. 野屿烟藏寺:指山中小岛隐没在烟雾之中,仿佛是寺庙。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境僻稀人迹,寻幽方独行: - 注释:环境偏僻,很少有人经过。在寻找幽静的地方时,我独自前行。 -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的自然环境,强调其独特性与宁静之感,通过“寻幽”二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探索。 2. 泉从树杪落,云向石边生: - 注释:泉水从树梢落下,云雾缭绕着石头生长。 - 赏析:这两句诗以具体的景象展现了山中水的灵动与云的飘渺
吴淞晚行 驿路晚悠悠,行人促去舟。 乡心悬落雁,客梦入新秋。 泽气蒸云起,江声带雨流。 松陵看欲近,沽酒慰离忧。 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驿路晚悠悠,行人促去舟。” - 解释:驿站的道路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漫长和空旷,而旅人则急于离开,催促着即将启航的船只前进。 - 译文:驿站的路在黄昏时显得那么漫长,行者匆匆催促着船儿出发。 - 关键词:"驿路"、"悠悠"、"行人"、"催"、"舟"
晚步 晚步荒村外,桥通古岸斜。 数声牛背笛,几片日边霞。 云暗归鸦树,潮回落雁沙。 隔江人语乱,灯火见渔家。 注释: 晚步:傍晚散步。 步:走。
怀徐伯臣宋子明王亮卿宣允则诸君不见故人书,故人情转疏。 相看一别后,今已十年馀。 水国寒云渺,山窗夜月虚。 可堪秋欲半,落叶遍庭除。 诗句释义: 1. 怀徐伯臣宋子明王亮卿宣允则诸君:我思念着徐、宋、王、张四君和宣允则诸君。 2. 不见故人书,故人情转疏:因为没有收到老朋友的来信,所以感情变得疏远。 3. 相看一别后,今已十年馀:我们上次分别到现在已有十年多了。 4. 水国寒云渺,山窗夜月虚
【注释】:辞家赴国难,万里向金微。 辞别家乡奔赴国家危难,长途跋涉向着边疆的金微地区。 寒日明朱戟,秋霜带铁衣。 寒冷的太阳照耀着红色的兵器,秋天的霜冻覆盖在铁甲上。 黄云随阵落,白雁傍人飞。 随着军队的移动,黄云飘散;白色的大雁伴随着人飞翔。 不斩楼兰将,长驱誓不归。 誓不斩杀敌人,长驱直入决不回返。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出塞行》,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全诗语言质朴,意境雄浑
【注释】 明妃:指王昭君。王昭君出嫁匈奴,成为汉朝与匈奴和亲的使者。“自”是自从、从一开始的意思。一自:从一而始。“谁怜”即有谁知怜惜。度:出使、远行。玉门关:汉西域的重要关口,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小方盘城附近。沾衣:泪水湿透衣服。 奉帚:扫帚,借指打扫庭院。旧时恩:过去的恩情。 见月空凝思,闻笳欲断魂:月夜中,看到明月会想起远在异地的人;听到胡笳曲声,想断魂,形容思念之深。 早遂:很快实现。安边
```text 知己难为别,相携白下门。斜阳江上树,野水驿边村。 旧业归心在,清时直道存。凄凄霜月夜,尊酒共谁论。 ``` 赏析: 本诗为《金陵别施平叔秋官》, 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李时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句“知己难为别”,点明了主题,表达了知己难为别的心情;第二句“相携白下门”,描绘了与友人相携而去的场景,白下门是南京的城门之一
【注释】 诸社:这里指同乡的士人。社,古时同乡之人聚会的地方,也泛指同乡之人。丈摧:指诗人的朋友。摧,音催,这里是拜访的意思。携酒:携带美酒。过访:来访。 词流:即文人雅士。多逸兴:有丰富的才情和兴致。命酌:邀请对方喝酒。 秋逾净:秋天的水更清澈。逾,超过。 林花:树林中开放的鲜花。寒更香:冷了反而更香。更,更加。 共知:都懂得。闲里适:在清静中感到愉快。宁记:不记住。 醉中狂:醉酒时放纵自己
【注释】 ①女萝:一种蔓生植物,攀缘生长。②绿:嫩绿色。③墙角:屋檐下。④春寂寂:春天的寂静。⑤半帘:帘子的半截。⑥梨花:白色的花朵,常用来比喻白色的东西。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人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居室和窗外景物,抒发了她孤寂愁苦的情怀。全诗用笔细腻、委婉,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是一首情调柔婉、韵味悠长的佳作。 首句点明时令为“春日”而女萝飘落满窗纱,暗示着女主人公正因相思而独处闺中
注释: 都门:京城城门。观别:观看别离。邮亭官柳:驿站旁边的柳树。乱啼莺:乱叫的黄莺。几处:许多地方。笙歌:管乐器奏出的声音。歧路:岔路口。东西:方位词。不同去:方向不同,各自前行。春风一样:比喻离别时的伤感之情如同春风般温暖而凄凉。别情:离别时的伤感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离别的诗歌。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邮亭官柳”和“笙歌”作为背景
注释:清晨,我到云泉边汲水灌药畦。这里宛如仙家洞府,武陵溪边桃花盛开。不要被春色迷惑,误走回家的路。 赏析:这是一首题咏隐士女道士的诗。首句写女道士在早晨就到云泉边汲水灌药畦,以显示她的清高脱俗。次句是说这里宛若仙境,有桃源世外之境。第三句是说春天到来时,桃花盛开了,两岸都是。第四句说不要被春色迷惑,误走回家的路。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幽静秀丽的桃源仙境图,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而宁静生活的愿望
【注释】 1. 龙沙:古地名,在今甘肃武威县西北。 2. 防秋:指边防秋收的战事。唐时以秋为边事之交,故称。 3. 功成不受封侯赏:指功臣没有受到封赏。 4. 诸将相看尽白头:意思是将领看到主将老去,也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末年边疆战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和对英雄们的同情。 首句“万里龙沙战未休”,描绘了边疆地区辽阔、战场持久的情况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及赏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诗的内容,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诗句加以分析。“得家书”,得到家人的来信;“一纸乡书来万里”,指家信从千里之外寄来;“独怜游子客天涯”,可怜我这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书中纵有千言语,总是丁宁早到家”,尽管家信上写满了千言万语,嘱咐我早日回家。 【答案】 译文:家书一到万里外
这首诗是一首咏西湖风景的七言绝句。 诗的首句“花映楼台日日春”,描绘了西湖边的楼台在春日里被鲜花映照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春”指的是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的季节。 第二句“湖中烟景世无邻”,则描绘了湖中的景色如画,宛如仙境一般,没有其他景象可以与之相比。这里的“烟景”指的是雾气缭绕、若隐若现的美景。 第三句“千年惟有青山在”,表达了诗人对西湖青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