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临泽国,疏柳画楼边。
野屿烟藏寺,湖田水接天。
莼鲈时入馔,箫鼓晚归船。
诗酒留连地,风光易岁年。
吴中杂兴
家在临泽国,疏柳画楼边。
野屿烟藏寺,湖田水接天。
莼鲈时入馔,箫鼓晚归船。
诗酒留连地,风光易岁年。
【注释】
- 人家:这里指诗人自己。
- 吴中: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 杂兴:即随感之作。
- 家在临泽国:指家乡位于临泽县一带,临泽是汉代的一个县,属会稽郡。
- 疏柳:稀疏的柳树。
- 画楼:装饰精美的楼阁。
- 野屿烟藏寺:指山中小岛隐没在烟雾之中,仿佛是寺庙。
- 湖田:指湖泊中的农田。
- 莼鲈(chún lú):两种水生植物,这里指莼菜和鲈鱼,是江南特产,常作为美食。
- 箫鼓:古代乐器名,这里指音乐声。
- 酒:指酒席上饮用的美酒。
- 诗酒:指饮酒吟诗,是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
- 留连:留恋不舍。
- 风光:指自然风光,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景色的诗,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美景以及人们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首句“家在临泽国,疏柳画楼边”,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家乡所在地——一个美丽的临泽县,那里有稀疏的柳树围绕着精美的楼阁。这里的“疏柳”和“画楼”都是诗人眼中的美好景象,它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野屿烟藏寺,湖田水接天”,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家乡周围的自然景观。野屿上的烟雾与远处的寺庙相映成趣,湖水与天空相接,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这里的“野屿”、“烟”和“水”都是诗人眼中的自然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
“莼鲈时入馔,箫鼓晚归船”,诗人提到了家乡的食物和生活节奏。每当莼菜和鲈鱼成为佳肴时,人们便会在夜晚归舟回家;这里的“莼鲈”和“箫鼓”都是家乡的特色,它们代表着家乡的生活气息和节奏。
最后两句“诗酒留连地,风光易岁年”,诗人总结了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在这里,“诗酒”成为了诗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情感寄托。而“风光易岁年”则表明了岁月流转,故乡的美丽景色永远不变。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自然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它既展示了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家乡生活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