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荫五柳,阒然无尘喧。
支颐坐中夜,明月忽已偏。
既睡还复醒,朝晖映南山。
携壶向东篱,独酌欲忘还。
欣然对黄花,此意同谁言。
【注解】
- 荫(yīn):遮蔽
- 五柳:指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自比五柳树的“五柳先生”。
- 支颐(wéi):用手托着腮。中夜:半夜。
- 明月:这里借指月亮,暗喻自己的内心。忽已:忽然,突然
- 还复醒:重新被惊醒
- 朝晖:晨光
- 南山:即终南山。
- 独酌:独自饮酒。欲忘还:想要忘记,但又没有忘记。
- 欣然:愉快的样子。黄花:菊花。
【译文】
门前有五棵柳树,静静地遮蔽住了喧闹。我托着腮帮子在半夜坐看月光西斜,忽然又被惊醒了,朝阳照耀着终南山。我拎起酒壶向东边的篱笆走去,独自喝酒想要忘掉一切,但是又做不到。于是高兴地对着盛开的黄色菊花,这种心情和谁能够说清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是作者晚年隐居后所作。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首联先写诗人的居室环境:“门前荫五柳,阒然无尘喧。”这两句写居室之幽美。门前有五枝翠柳掩映,一片静谧,尘世喧嚣与此处无缘。“五柳”,取意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表示自己心无杂念,超然物外。“荫”,遮阴、覆盖之意。
颔联写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因月而眠,又因月而被惊醒的情景:“支颐坐中夜,明月忽已偏。”这几句写诗人在月下饮酒赏花的闲适生活。“支颐”,即托着腮颊沉思的样子。诗人在月光下饮酒赏花,直到深夜,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但一觉醒来,却看到一轮明月已经偏斜了。这一“忽”字,既表明诗人沉醉于美景之中,忘却了时间,也表明诗人的心情十分愉悦,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颈联写诗人因醉而感到孤独,但又不愿意一个人饮酒,于是出门赏花:“既睡还复醒,朝晖映南山。”“既睡”,即刚醒来。“映”,照。“南山”即终南山,位于长安城南面。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又再次被朝阳所照亮。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因醉酒而感到的孤独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写诗人独自饮酒赏花,想要忘记一切却又做不到的情景: “携壶向东篱,独酌欲忘还。欣然对黄花,此意同谁言。”诗人提着酒壶向东边的篱笆走去,独自喝酒想要忘掉一切,但又做不到。于是高兴地对着盛开的黄色菊花,这种心情和谁能够说清呢?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自己的心中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同时,诗句中的意象也非常优美,如“明月”、“南山”、“黄花”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