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构因三老,终朝会此间。
围棋消白日,酌酒对青山。
野鸟时飞止,溪鱼自往还。
不知名利客,谁似此生闲。

【解析】

此诗为五言律诗。全诗四句,首句“亭构因三老”,点明三老亭的由来。次句“终朝会此间”,交代了诗人在此亭中聚会的原因。第三、第四句分别描写亭中的景致和诗人的活动。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

本诗是一首纪事抒怀之作。作者在《登三老峰》一诗里曾说:“三老峰前天下稀。”三老峰是武夷山的主峰,也是我国名胜之一,它巍然屹立在武夷山中部的九曲溪边。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有三位老人,看到这山峰奇特,景色优美,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他们三人经常一起饮酒作乐,吟诗作对。后来他们的后代子孙也纷纷来到此地定居下来。因此,三老峰又被称为“三老亭”。这首诗就是诗人在登临三老亭后写下的。

【答案】

译文:

三老亭因为有三老而得名,每天我都会到这个亭子里聚会。

围棋可以消磨时间,白日也不觉其过;举杯酌酒,对着青山。

野鸟有时飞到这里停歇,溪里的鱼儿也来回游动。

不知道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谁像我这样清闲自在?

赏析:

三老亭是武夷山主峰——三老峰下的一个古迹,因有三位老者于此地结庐居住而得名。据传,三老峰前有座小峰,形如老僧杖节之巅(即“拄笏岩”),相传三位老者常到此饮酒吟诗,后人便称此为“三老峰”。诗人游览三老峰而留连忘返,于是便有了这首著名的七绝。

首句“亭构因三老”,“亭”指三老亭,“构”指建筑。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了三老亭得名的缘由。次句“终朝会此间”,写诗人在三老亭中聚会的情景。诗人在三老亭中聚会,是因为他喜欢这里的环境与气氛。三老亭位于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地带,周围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环境幽美。诗人坐在亭中,一边品茗赏景,一边挥毫吟咏,十分惬意。第三句“围棋消白日”,“围棋”指下棋。这里用“消”字,形象地写出了下棋时消磨时光的感觉。下棋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它能使人忘却尘世烦忧,沉浸在愉悦的氛围中。“白日”指白天。下棋能使人们从白日的忙碌中解脱出来,暂时忘记世俗的纷扰,享受难得的宁静。第四句“酌酒对青山”,“酌酒”指喝酒。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一边品茗,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四周秀丽的山水风光。“青山”指周围的山峦。诗人面对青山白云,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野鸟时飞止”一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鸟儿时而飞向天空,时而停留在树枝上。这一动态与前面的静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溪鱼自往还”一句,诗人又通过溪水中鱼儿的往来来表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溪鱼”指溪水中的鱼儿。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仿佛在为诗人表演一场精彩的水上芭蕾。“自往还”意为鱼儿在溪水中自由往来,不拘泥于某一处,体现了自然界生物的灵动与自由。

第五、六句“不知名利客,谁似此生闲。”“名利客”指的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他们总是被名利牵绊,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因此才会感到生活空虚无聊。“谁似此生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像三老亭那样,既远离喧嚣,又充满诗意。他渴望能够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一种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三老亭的描绘与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