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一何茂,风霜忽来兹。
万物有盛衰,人生贵知时。
我欲登太山,临流玩清淄。
彼中多名士,欲往还复疑。
相逢不易合,路遥非所辞。
念此兴叹息,悠悠劳我思。
君子贵一诚,终身行不欺。
前修有正路,千载同所之。
筌蹄亦何为,得意已忘诗。
【注释】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茂,茂盛。兹:代词。指庭中之树。
万物有盛衰:一切事物皆有生长和衰老的周期。
人生贵知时:人的生活应该懂得把握时机。
登太山:《诗经》中有《小雅·北山》一篇:“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这里借指隐居。
临流:面对流水。玩:观赏。清淄:指清澈的淄水。淄水在今山东省境内,是一条发源于泰山的河流。
彼:指那些名士们。
相逢不易合:指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困难,难以相合。
路遥非所辞:指道路遥远,不是自己愿意放弃的。
念此兴叹息:想到这些而感到悲叹。兴,感慨,感叹。
君子贵一诚:君子以诚信为贵。
前修:前代的贤人。
正路:正确的道路。
筌蹄亦何为:筌蹄,捕鱼用的器具,比喻方法、途径,也比喻手段。
得意已忘诗:达到目的就忘记了诗歌本身,意谓只要目标明确,就可以忘却其他一切。
【赏析】
这首诗选自《拟陶渊明诗九首》。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东晋末期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人。陶潜少时好学,不求仕进,与当时一些志向远大的文人如谢灵运、鲍照等交往密切。后辞官归隐田园,成为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作多表现田园生活,风格朴实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内容清新隽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拟古诗十九首》是陶渊明模仿汉代大儒司马迁《史记》的风格所创作的一组诗,共十九首。
“庭树一何茂”,开篇写景。这四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庭院内,一棵棵树木高大茂盛,枝叶葱茏,郁郁葱葱。这种生动的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更激发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风霜忽来兹”。突然袭来的寒风和霜冻,使得这繁茂的树木瞬间失去了往日的生机。然而,正是在这寒冷的环境中,生命才更加显得顽强与珍贵。
“万物有盛衰,人生贵知时”。世间万物都有其盛衰更替的过程,而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懂得把握时机,珍惜每一个阶段的美好。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只有懂得何时该前进,何时该后退,才能真正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轨迹。
“我欲登太山,临流玩清淄。”诗人表达了他渴望登上泰山,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欣赏那清澈的淄水。这种向往美好自然的愿望,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彼中多名士,欲往还复疑。”在那些名士们的聚集之地,诗人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疑虑。他想去那里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同时也担心路途遥远,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这种矛盾的情感,既展现了他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又反映出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
“相逢不易合,路遥非所辞。”诗人感叹与志同道合之人相遇困难,道路遥远并非轻易可以放弃。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要勇往直前,追寻那份难得的友谊。
“念此兴叹息,悠悠劳我思。”回忆起这次相遇的情境和心情,诗人不禁感到悲伤和无奈。这种情感既体现了他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君子贵一诚,终身行不欺。”诗人强调,真正的君子应以诚信为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应欺骗他人。这种品质不仅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更是他对待友情的独特态度。
“前修有正路,千载同所之。”诗人回顾历史上那些贤人的足迹,他们走过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并得到了千载的称誉。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先贤的敬仰之情,也激励着后人要不断前行,追求更高的境界。
“筌蹄亦何为,得意已忘诗。”诗人提出疑问,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筌蹄这样的工具来寻找知识呢?当他一旦达到目的,便忘记了曾经所学的诗书。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思考:真正的学习不应该只是机械地记忆和背诵,而是要深入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核,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庭树、风霜、山水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于友情、道德、学习等方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对友情、对道德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哲理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