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良昔事君,志期补阙遗。
所以各献忠,殷勤在防微。
眷任日益隆,随君侍燕私。
腹心既已托,谋谟入彤帷。
君恩有如此,臣职胡敢亏。
生死各有命,安能与同归。
古无殉葬礼,斯事诚乖违。
治命弗克遵,霸业何足希。
伤哉黄鸟篇,深为斯人悲。
讽咏未终什,能不泪沾衣。
【解析】
“和陶”即和陶渊明诗歌。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末至刘宋初年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曾做过几任小官。后来因为厌倦官场的生活而归田隐居,过着田园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言简意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诗意,抒发真情实感。
【答案】
译文:
从前三良侍奉君王的时候,他们立志补君王治国之空缺的不足。
所以各自献忠心,殷勤在防微杜渐上。
对君王的眷念和信任日益深厚,随君王侍宴私室中。
心腹已托付给君王,谋谟进入君王的卧室中。
君王的恩泽有如此深重,臣子的职责又怎么敢有丝毫亏负呢?
生死各有命,怎么能和君王一起共存亡呢?
古来没有为国君殉葬的礼俗,这件事实在是不合常理。
治理国政的命令不能够执行,霸业又哪里值得追求呢?
悲伤啊,《黄鸟》一诗,深深地为这样的人物而悲哀。
讽咏这首诗未尽兴时,能不流泪沾湿衣襟吗?赏析:
此诗是作者和陶渊明诗歌之作。“昔事君,志期补阙遗”,这是三良侍奉君主时的初衷。“各献忠”,“殷勤在防微”,三良以忠诚报君,尽心辅佐君主。这两句表达了三良忠诚报效君主的决心。“眷任日益隆,随君侍燕私”,三良对君主的依恋和信任日益加深,愿意跟随君主一起享受快乐安逸的生活。“腹心既已托”以下六句,写三良将忠心交付给君主之后,又进一步为君主谋划国家大事,进呈各种建议。这几句诗表达了三良忠于君主、辅佐君主的愿望。
“君恩有如此,臣职胡敢亏”,三良说,如果君主有这样的恩德,臣子有什么资格去辜负君主的信任呢?这几句表达的是三良忠诚报君、不敢有负君主的坚定决心。最后四句“生死各有命,安能与同归”,三良表示,人的生命有长短、高低之分,自己的命运如何也不能预知,不能和君主一同死去。这两句表达的是三良忠诚报君、不愿和君主同归于尽的坚定决心。整首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情真意切,充分表现了三良忠君报国的一片赤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