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何翩翩,素为王母怜。
奉使不辞劳,取食还昆山。
我欲裁素书,赠以中心言。
欲得赐桃实,为我延长年。
青鸟翩翩何飘摇,素衣为王母所怜。
奉使不辞劳苦役,取食还归至昆山。
我欲裁制素白纸,书写心意以赠君。
愿得桃实赐吾身,为我延长寿命年。
青鸟何翩翩,素为王母怜。
奉使不辞劳,取食还昆山。
我欲裁素书,赠以中心言。
欲得赐桃实,为我延长年。
青鸟翩翩何飘摇,素衣为王母所怜。
奉使不辞劳苦役,取食还归至昆山。
我欲裁制素白纸,书写心意以赠君。
愿得桃实赐吾身,为我延长寿命年。
【解析】 此诗为五言律诗。全诗四句,首句“亭构因三老”,点明三老亭的由来。次句“终朝会此间”,交代了诗人在此亭中聚会的原因。第三、第四句分别描写亭中的景致和诗人的活动。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 本诗是一首纪事抒怀之作。作者在《登三老峰》一诗里曾说:“三老峰前天下稀。”三老峰是武夷山的主峰,也是我国名胜之一,它巍然屹立在武夷山中部的九曲溪边。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有三位老人,看到这山峰奇特
南涧 遥观南涧水,山畔喷长虹。 清响孤峰下,寒流一窍中。 龙升千嶂雨,虎过满林风。 尽日西游遍,扶筇欲向东。 注释: - 南涧:此处指位于南方的山涧。 - 遥观南涧水:远望南面的山涧中的水流。 - 山畔喷长虹:形容瀑布如长虹般在山间喷射。 - 清响孤峰下:清澈的声音在孤独的山峰之下回荡。 - 寒流一窍中:形容山涧中流淌的水流如同从岩石缝隙中流出。 - 龙升千嶂雨:形容山势险峻
诗句释义 1. 挽周是脩:这是一首挽歌,用以纪念周是脩(假设的人物)。 2. 先生砥节励秋霜:形容周是脩坚定自己的节操,如同秋天的霜一样坚韧不拔。 3. 烈烈英声远近扬:周是脩的英名和声望在远处也得以传扬。 4. 王魏一生功业著:这里提到“王魏”,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或家族,他们的一生功绩显著。 5. 夷齐千古姓名香:夷(指伯夷、叔齐)齐(指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两位著名人物
大胜寺集联句 酌酒坐晴沙,新秋景物佳。 绿苔残雨霁,红树夕阳斜。 野老来铺席,高僧自煮茶。 对吟新月上,得意岸乌纱。 注释:在晴朗的沙滩上举杯饮酒,欣赏着新秋的美景。绿色的苔藓残留着雨水的痕迹,而经过一夜的雨后,树叶上的露水已经干涸,夕阳斜照在红树上。一位乡下的老人来到这里铺开了一块席子,一位高僧则自己动手煮茶。我在这里对着新月吟诗作对,心情十分愉快。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应的诗句,并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即可。“驻马离亭花乱飞,伤情忍与故人违”意思是:我停下马来,离开亭子,看见花儿纷纷扬扬地飞舞,不禁伤心欲绝,不忍心再送别了。这两句是第一层。“金台别酒添行色,潞渚归帆带落晖”,意思是:在金台饮饯时,我斟上离别的酒,增添行者的行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全诗,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以及手法特点等。本诗是一首描写除夕之夜的抒情诗,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除夕夜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联“使节淹淮甸,残冬谢早春”,交代了时间背景,使节在淮地上滞留,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颔联“扬州除夜客,湍水未归人”,交代了人物,是作者自己作为扬州的客人
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海州太守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淮东父老望回旌 - 淮东地区的父老乡亲们盼望着您的归来,挥动着手中的旗帜作为信号,希望您的队伍能顺利返回。 2. 五马南旋几日程 - 您的队伍经过五匹马的牵引,向南行驶了几天的路程。这里的“五马”可能是指您所率领的队伍中马匹的数量或者是用五匹马拉的车辆。 3. 山店鸡声和月落 - 在山中的旅店
诗句解读: 1. 疋马南回岁已秋(翻译:骑马向南返回,已经秋天了) - 关键词:疋马、南方、岁已秋 2. 离亭分手莫淹留(翻译:在离别的驿站挥手告别,别留下) - 关键词:离亭、分手、淹留 3. 山村月夜鸡鸣早(翻译:在山村的月夜里,鸡叫声早早地响起) - 关键词:山村、月夜、鸡鸣、早 4. 野树霜天叶落稠(翻译:野外的树木上覆盖着厚厚的霜,叶子落下很多) - 关键词:野树、霜天、叶落、稠 5.
【注释】 (1)薛少卿:即薛能。唐大中十年(856年)进士。 (2)自许孤忠结主知:我自认为只有一片忠心,才能使皇上了解我。 (3)居官宁肯计安危:在任上宁可顾全国家的安危也不肯计较个人得失。 (4)平反:平反冤狱。张廷尉:汉代张敞曾任廷尉,后借指司法官。 (5)直道何惭柳士师:正直的大道难道会让我惭愧吗?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曾官至吏部侍郎、刑部侍郎。 (6)已羡一身中道立
【注释】粉署:指翰林院。相从:相伴。膺藩佐:接受封地的辅佐职务。虎竹:指皇帝。寮采:指同僚。赤心:指忠诚之心。鸣珂:指高官显位,也指马嚼子。凤楼:指皇宫。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李参议在浙江任职的祝愿,以及对他的离别之情。 首句“粉署相从近十秋”,意为我在翰林院相伴你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个春秋。这句诗描绘了两人在翰林院相伴的岁月,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扶持的情感。
峚山产丹木,益寿同昌阳。 峚(zhōu)山:地名,指山东的一座小山。 丹木:红色的木材,这里代指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封给陶弘景的“丹阳郡”。 益寿同昌阳:使寿命延长,如同昌阳之年一样长。昌阳,指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子刘庄,因生于建武元年(25),故称昌阳之年,亦用以比喻长寿。 就中多瑜瑾,润泽生辉光。 其中(指丹木):丹木的内里或内部。 瑜、瑾:美玉的美名,这里泛指美好的事物。 润泽生辉光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领略古人隐逸情怀与自然之美 1. 槐江所在何方 - 槐江位置之谜,寻找古道 - 探索地理坐标,追寻历史踪迹 - 探索古代文献,解密地名之谜 2. 琅玕遍山丘景象 - 描述山丘上琅玕树繁茂景象 - 描绘树木生长状态和环境特点 - 分析植被对当地生态影响 3. 昆仑隔西南之神秘 - 昆仑山传说中地位和作用 - 探讨昆仑山与西南关系 - 分析昆仑对中国古代文化意义 4.
王母居琼台,灵丹注童颜。 种桃瑶池曲,结实三千年。 朝游蓬莱岛,暮住昆仑山。 方朔今安在,谁从问斯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王母居琼台: - “王母”指传说中的西王母,她居住在一个名为“琼台”的地方。这里象征着仙境或超脱世俗的高贵住所。 - “灵丹注童颜”:这里的“灵丹”可能指的是仙药或神奇的药物,能让人年轻。通过服用这种神奇的药物,人可以青春常驻,保持年轻的容颜。 2. 种桃瑶池曲:
【注释】 东溟:东方的大海。咸池:神话传说中的日出处,也指太阳。扶桑,古代神话中的树名,传说中太阳是从这棵树升出的。旸谷:神话中的地名,太阳从这里升起。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太阳的诗。开头两句描写了东海的广阔无垠和太阳升起的景象。第三句写扶桑树的枝干盘绕几百里,枝叶遮蔽着阳光照耀的地方,第四句写太阳从云层中冉冉升起。最后两句说太阳升到天空中央,万物都受到它的照射。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之一,此诗为序诗,咏隐居耕读之乐,后十二首从《山海经》《穆天子传》中撷取题材而写成。下面将结合这首诗的内容、注释以及其背景进行赏析: 诗的首句“赤水有珠树”,以赤水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瑰丽的自然画面,赤水的珍珠般璀璨的树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氛围。赤水作为神话中的瑶池,象征着美好和神奇,而珠树则暗示着珍稀与珍贵
【注释】 有国交胫东:国家之间交往,向东。 其人年命长:《史记·封禅书》云:“太公望封于营丘,地舄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通商贾,税山泽之材,以鱼盐畜百业,太公说如此,周师至而牧野伐纣,伯天下。”《汉书·食货志》亦云:“齐桓公置临菑居之,通工商之业,因其所治之处,立渔盐之市,则民足于财矣。……桓公既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是以区区之临菑,管至举而任之,贤者为之谋,智者为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