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笏陪朝列,时禋谒圣林。
戟门留石鼓,春殿静珠琴。
奎府星连切,璧池龙跃深。
诜诜趋国子,早晚翠华临。
谒孔庙
端笏陪朝列,时禋谒圣林。
戟门留石鼓,春殿静珠琴。
奎府星连切,璧池龙跃深。
诜诜趋国子,早晚翠华临。
译文:
头戴官帽陪从朝廷的行列,时常去祭拜孔子的墓地。
戟门处有石鼓镇守,春日里殿宇清幽,只有玉制弦乐器——玉琴在静静地弹奏。
奎星府邸与皇宫相连,璧水池塘中蛟龙翻腾跳跃,景色壮观。
众多学子都来参加国家考试,盼望早日得到皇帝亲自驾到。
注释:
- 端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拿着笏板(一种手执的指挥棒),表示身份和地位。
- 时禋:指不时地祭祀。
- 戟门:古代宫殿前的守卫门,也用来指代宫门。
- 石鼓:古代用石头制成的鼓,常用于警戒或记录重要事件。
- 春殿:春季的宫殿,这里指孔子的墓地。
- 奎府:奎星,古代四象之一,主管文运,象征文采,此处指孔子的家宅。
- 璧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水池,以美玉砌成,常用来比喻高贵。
- 琼筵:指帝王宴请群臣的地方。
- 翠华: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之车饰有绿色羽毛,故称“翠华”,这里指皇帝的车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祭祀孔子的场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祭祀孔子的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孔子及其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当时教育制度的肯定。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历史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